记得电影里有一个片段,当你搬家的时候有两个箱子,一个大箱子,一个小箱子,你会先搬哪个箱子呢?这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生活情景,但是却蕴含着我们处事的一个智慧或者方法。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呢。如果先搬小箱子,你是否还有力气去搬大箱子,如果你先搬大箱子,那么,你还有力气去搬小箱子吗?
同样的一个问题,两件事,一件容易一件难,你会先做哪一件呢?
假如你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在这个园子里遍地都是金钱,你只要随手捡起一张钱,就能去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时间一长,你会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越来越少,而你找到一张钱也越来越困难,有时需要搬开石头,渐渐的甚至要掘地三尺才能找到一张,而最终再也找不到一张钱了。
再假如,你生活在一个果园里。而这里只有一些种子,第一年你给它们浇水、施肥、除草,然而一年的付出却获得不了任何的回报,只是种子发芽长成了小苗,第二年,你兢兢业业的除草浇水、除虫施肥,仍然没有获得任何回报,只是树苗长大。直到第三年,满园的果树长满了果子,你采摘完所有的果子,卖掉一些补贴生活的日常所需,再买点一些,甚至能为自己添加一些家具,最后卖掉全部剩余,你能为自己留一些储蓄。而之后的每一年,果树都会结出相同数量的果子,你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储蓄也越来越多。
如果是你,你在做哪一种人,或者是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那么,先做容易的事,还是先做难的事呢?
记得在我上大学那会,一个特别崇拜的学姐,给我出了一个问题:四件事,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如果是我,如何排序?记得那个时候,我是这么排的序: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最后是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当时是这么考虑的,重要紧急的事毋庸置疑放在首位,然后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事出紧急,优先处理,比如导员找你,之后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当时想到的是比如考试、英语四六级,这个需要拿出大块时间再去做,效果也会更好,不能边做这个心里还想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会影响效率和专注程度。最后是不紧急不重要,这个可做可不做。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模型。而对这个模型的安排,也随着认知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变化。我的生活不只有四件事,而是无数的事情,这些事情被分成这么四大类,每一类都有很多的事情。如果只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紧急不重要的事,很可能大量的时间在忙这些不重要的事,导致根本就没有时间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也听到过一个版本,重要紧急的事自己,紧急不重要的事同事做,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不做或花钱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合伙做。之后听说了一个更加妙的版本,就是只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如果一直在做重要不紧急的事,还会产生重要紧急的事吗?至于那些不重要的事,也会随时间减少很多。
回到我学姐的例子,记得当时学姐问:为什么不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呢,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了紧急不重要的事上,你还有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吗?比如你的英语四级六级,你每天都在忙,真的有时间或者有心思静下来去学习吗?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对呀,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感觉自己很忙,其实什么也没有做出来,成长更是一个无稽之谈,应该把重要不紧急放在紧急不重要事情前面。
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对这个问题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是从头至尾都需要做的事,是穿插在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之间的,就像前面的问题,容易的事和难的事先做哪个,俩个事都会做,做容易的事满足我当时的生活所需,做难的事是满足我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只做难的事,很可能活不到收果子的那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