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1)
在很多场合,会认识一些新朋友,常听到别人向他们这样介绍我:“他是设计师。”
或者被问到我从事的职业,我这样表白: “我是设计师。”
于是,我的新朋友就会用不同的目光来审视我。这时候,我会常常很不安。
而同时,也有一些老朋友会常常善意地忠告我: “你要把自己装扮更像设计师啊!”
也难怪他们要对我失望。我也不知道设计师应该是什么样子。本来嘛,我平时和大家一样:喜欢美食,喜欢逛街,喜欢漂亮的女孩子,自己也不会收拾,没有扎小辫,衣服也没什么花样,甚至平时见客户言语应对都极为小心谨慎,远没有所谓设计师艺术家的张扬狂狷。除了平时常常设计绘图跑工地之外,他们实在看不出我到底有哪点和别人不一样。
让他们失望,我也会很不安的,可是我实在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无法符合他们心目中期望我的设计形象。
其实,有时我对自己也很失望的。有时要我说我是设计师时我也很难的。我是一名普通人。生活对我来说,并没有太高的奢望,历经沧桑,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和最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地变老... ...
只是,在这样的岁月里,藏着好多我不能也不愿忘却的记忆,还有梦想,以及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点点感悟。这时候,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在灯光下,对着纸,品着茶,将生活中的悲和喜,我想用笔把它们留住... ...
角
(2)
据说,我很小的时候,好静,怕人,很不爱说话,时常沉默着,甚至一度被人疑为白痴。幸亏还会翻白眼,被家族中一位辈份甚高的长者发现,证明我还有点灵性,才勉强划为正常人之列。由于不善表达,上学后又觉得读书可以静思、顿悟,所以对文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高考时原打算报考中文或新闻系,后来却上了建筑系。生活有时会是这样的:本来想娶心仪的女人做太太,结果她却成了别人的情人 ... ...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由不得你的意。而往往这时候,无言已是惟一的最佳方式。
从大学开始接受建筑室内知识专业训练,又经历这么多年的生活实践的积淀,总算对设计还有那么一点感觉。但做设计时,痛苦似乎超过快乐。倘若要我远离和背弃她,我却完全无法割舍。放进我十几年的设计,就像不断地交织变换折磨着我狂热的理想和梦想一样,我注定一生要托付给她了。
也许,而且,世界上唯一能让我对抗、消磨时间的,对我来说,大概只有设计了。
“你穷得只剩下一点精神了,还设计呢?!”有一次,有位小囡故意坏坏地对我说。贫穷犹如陳蘇者,我想,还有你,我这么说,你不会介意的,是吧?!
书
(3)
面对设计界和国际接轨,成为一位著名的职业设计师,又似乎是我无法企及的。提起设计和管理,又会常常让我汗颜。
设计师李曾神釆飞扬地对我说:“哇,穿着有点破旧的衣服在工作室接待客户的咨询,然后,开着自己的奥迪敞篷跑车陪客户去看家居。那种感觉一定很畅啊!... ...”
我也很喜欢那种感觉... ...
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发现我们的具有诗人般忧郁的设计师们,如何告诉客户要提高对家、对生活的热爱,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质品位,而自己却时常辗转漂泊,甚至还有的居无定所、飘无所依啊!
这就是中国很多设计师的现状和地位!
而且,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如果没有业主同样的生活方式,没有同样的生活品质,没有更高的鉴赏力和文化素养底蕴,怎么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啊!
看来,我们的设计师是世界上设计师中最具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智慧群体!
台
(4)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评价我的同行的!
然而,多年来,目睹建筑、装饰界巿场很不规范之现象,我实在也无法乐观。也许,有时没有任何东西比社会、比市场更能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和设计的激情。诚然,作为建筑界业内人士,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从事我们不喜欢的工作,但会带来高收入,这是打工;做我们喜欢而有兴趣的事情,这就是做事业。我不喜欢打工,我喜欢做事业。我们是否可以经营好自己的事业。
为了事业,所以,请让我学会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请让我学会不为自己后悔。然后,尽量去做好我们该做和能做好的事。
是的,生活似乎总是欢乐太少,失意太多。我想我们是否享受生活快乐的同时,也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磨难和艰辛。多向自己的伤口撒把盐,生命的滋味,不过如此而已。然后,我们要尝试微笑了... ...
请让我,让我能从容地品尝出这设计的滋味。
陳 蘇
(陳蘇 2002.12月写 2018 .03.18日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