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关蓝雪
如果时光退回到4年前,我还没有考上研究生,那么我现在应该不会在魔都努力的奋斗,而是在家乡的小城过着安逸稳定的日子。不是说回到小城市的人就没有在奋斗,而是就我个人而言,魔都给了我转行的机会和奋斗的勇气。
我想每一个选择了北上广的人都是勇敢的,至少是有勇气面对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所附带的高生活成本的。或许是因为某些不得已,或许是因为在大城市待久了有点忍受不了小城市各种相对不便利的基础设施,或许是骨子里就是喜欢激情燃烧的人生,每一个选择留下的人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和打算的。
我14年小硕毕业,在研三找工作前对北上广是避而远之的,也从未想到过自己的人生会和北上广有交集。一是觉得生活成本太大,节奏太快,害怕自己适应不了;二是觉得房价太高了,就连每一平米的单价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就算自己在这里工作了,买房也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是不会有归属感的。但是,毕业后因为一些机缘巧合与迫不得已,我和男朋友还是来到了魔都。
之所以说机缘巧合,是因为男朋友自研二开始就一直在上海某公司做导师的一个项目,也相当于实习吧,毕业以后是可以留下的。毕业前他也拿到了其他地区几个公司的offer,但是待遇福利等都没有之前实习的公司好。而之所以说迫不得已,是因为我和男朋友从本科到硕士几乎都是在异地恋,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们不想再异地了,我们都拿到offer的地区就只有魔都。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在魔都工作几年,攒点积蓄和工作经验,然后再回老家所在的省份找份工作并且买套房子。正式工作到现在一年半左右,我们确实攒了可以在老家付个首付绰绰有余的积蓄,但却已经不想回去定居了。
不得不说,上海之所以被成为魔都,的确是有其吸引人的魔力的。在魔都的这些经历真的让我很感谢自己当年来这里时的迫不得已。正是这些经历让我知道了人的潜力有多大。原来在魔都买一套房子也不是那么得遥不可及,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但也不远了,从毕业开始3年内是可以做到的。原来我们也可以有上海户口,让自己的孩子以后上学不需要像自己当年那么苦逼得和那么多人去竞争本来就不多的教育资源。我老家是山东的,人口大省,山东和河南的孩子应该都知道考个大学是多么得不容易。别说大学了,我们当年高中也是很难考的,老公初中所在的班级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高中,我们班好一点儿,考上了四个。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得既后怕又幸运。
本科的时候,我有个高中同学在上海打工,待了大概4年,后来因为结婚所以回了老家。她回家后告诉我,在大城市待久了真的就不想回来了,回老家后觉得各种的不方便,除了家长里短的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当时我是很不相信的,怎么可能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几年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心智,就不想回自己的故乡了呢?现在自己也经历了这些,终于知道原因了,也能理解她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了。
上海这边的公共设施、交通、工作机会、发展平台和文化娱乐氛围真的是让人忍受不了小城市的环境。就拿打车这件事情来说,虽然上海这边的起步价是老家的两倍不止,单价也贵,但是只要是正规的出租车我就可以放心的去坐,基本不用担心被坑或者不给打发票这样的事,更不用顾虑计价器会不会被司机做了手脚等事情。在老家打车的两次经历,让我宁愿骑车或坐公交都不愿意再打车了。一次是我和老公晚上10点多在市区打车去一个朋友家,结果司机把我们拉到快一半的时候有更远路程的生意,把我们放在路边不拉我们了。还有一次是平常我打车20块钱的距离,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距离也没有堵车却被另一个司机收了40块,还是计价器显示的费用。我到现在都怀疑那辆车的计价器肯定被司机动了手脚。我现在真的是回老家不敢再打车了,并不是因为太贵,而是被坑的感觉实在是不爽。可能这只是我们那一个城市的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了,但这样的现象也是确实存在的。
虽然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低,但按照消费和工资的比例来算其实也不算低,只是压力相对小一些而已。小城市的房价低,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至少也要工作三五年才能买得起房子,这跟我们现在在魔都的状况也差不多。如果在魔都工作想回家买房的话,不到两年就足够首付的了,也可以回去的。
小城市的工作机会真的是不多,而且很多还是要靠熟人和人情才能得到的。跟我一起毕业的几个同学,回家乡去找工作,已经大半年了,还是没有着落,或者找得工作很不如意。我也劝过他们到大城市闯荡几年,但是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来。人各有志,不能说谁的选择是对的,谁的选择是错的。只是大城市的机会真的是相对多一些。
或许有人也会纠结,我背井离乡去了大城市奋斗,父母以后怎么办?安土重迁,尤其是在上一辈的人心里,好多老人都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有些人虽然离开了也是会有多种的不适应。但是这种看似无解也不能两全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我们刚毕业的年纪,父母四五十岁,还算年轻,有的甚至还没有退休,我们完全是可以出去闯一闯的。存点积蓄,攒点经验再回老家,比刚毕业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劣势的,甚至还是一种优势。就算找不到工作,也可以拿自己的积蓄创个业什么的。而且大城市的工作平台相对好一些,接触的人和事也可以帮自己拓宽视野。
想想当年自己对北上广的排斥,其实是对大城市的恐惧,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够自信,怎么能在这样的城市立足呢?
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能激发出什么样的潜能。有些事前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去做就好,遇到的问题只要去面对就会解决的。人生苦短,在应该拼搏的年纪不应该太安逸,出去闯一闯也是好的。
2015年11月20日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