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黑暗的故事》孤独星球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 爱熙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15:23 被阅读30次

这是2017看得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历时3个多月,还跨年了。

是在桑格格的微博中看到的推荐,说是一本一天只舍得看5页的书,怕看太快看完会失落,我当时在想,这本书如此牛,那我一定要去验证下是否如此。

没有任何优惠买了这本书,到手发现很厚很厚,随意翻开就是满满的文字。

在过去的2017的某一天,开始了这部介绍以色列的书,更想评价是作者的自传,阿摩司个人的经历,一个家庭的悲剧,放在以色列建国过程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中,就是一本非常深刻的书。

至少我想评价为深刻。

作者阿摩司·奥兹(Amos Oz,1939—),原名阿摩斯·克劳斯纳,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希伯来文学系终身教授。

这本代表作《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背景,获得很多大奖我就不罗列了,在2015年好莱坞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将该书改编后搬上大银幕,作为其导演处女作。

Ps,我还没有看过电影。

这本书足够长-600多页,写了他的家庭,包括他的父母,他的外公一家,爷爷奶奶一家,他们的家族经历集中营大屠杀的岁月,伯父一家在波兰被杀,还有母亲的很多同学。而他们稍早移去耶路撒冷的人幸免于难,但是生活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寒冷干燥、生存环境恶劣的新住处,他们家族与当时逃往此地所有犹太人一样,在艰苦的沙漠之地生存,日常生活都讨论着民族的未来,想着自己家庭和整个民族何去何从?只是还算充满信心,他们中很多学识丰富的大咖,随便的邻居和朋友都可能是欧洲知名大学毕业,知晓多国语言的博士,但是在耶路撒冷从事着最简单的图书管理员、工匠等职位。他们民族的聪明和对知识的崇拜是不言而喻的。

在联合国宣布耶路撒冷东边西边一分为二之前,作家的生活在每天与父母一起看书,与卡夫卡、海明威等为伍,也在参加各种大人间的讨论会中度过,看出了犹太家庭对规则的遵守,对知识的渴求高于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为过,他们遵从“成功源自汗水,灵感源于勤奋”的准则。

“书与人一样可以随时间而变化,但有一点不同,当人不再能够给从你那里得到好处、快乐、利益或者至少不能从你那里得到好感时,总是会对你置之不理,而书永远不会抛弃你。”

在他成长过程中,他通过写交往过的人来介绍自己的人生历程。这里有一起生活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有老师,有与父母有关系的人,有交集的各种人物,当大学教授的伯父、鞋匠、修理匠人、甚至通过姨妈、妈妈的描述回忆了在欧洲时期的生活,当照片里鲜活的人物都在一个时刻成为了单纯的照片,会让人感受到大屠杀一样的战争之残酷。

能体会到阿摩司对所有这些听到的事情记忆之深刻,从描述来说,他写的太生动,仿佛就是参与者之一。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英国人离开耶路撒冷、联合国建议东西耶路撒冷分治以后,他们以为获得了久违的和平,可现实并未如此。冲突不断的两方,影响的是所有耶路撒冷的生活。而他人生的转折点就是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有独特见解、富有才华的人,最后无法忍受偏头痛而选择了自杀,但是我更认为是对生活没有了希望,她的朋友大多死于波兰的犹太大屠杀,对于活着的人,没有获得平和的生活,而太多折磨于心的事情会让人无法继续,日子如同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没有漪沦,但是又无法获得真正的平静。

对于犹太人,我不能说自己太了解,从极其有限的看过的书和报道等,知道他们与耶路撒冷的关系。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对于一个地域的之争无关历史与政治,他们只希望有个落脚之地,有个安全之地。

书中有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作者对阿以冲突用了一个比喻:

“在现实生活中,遭到同一父亲虐待的两个儿子未必能同舟共济,让共同的命运把他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不是把对方视为同命相连的伙伴,而是把对方视为压迫的化身。”

或许,这就是近百年来的巴以冲突。

从普通人的生活经历里,看到整个以色列建国的历程。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以色列这个国家,我推荐看这本书。

相关文章

  • 《爱与黑暗的故事》孤独星球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2017看得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历时3个多月,还跨年了。 是在桑格格的微博中看到的推荐,说是一本一天只舍得看5页...

  • 饶平国鬼火第3章 韩江明月新

    爱与哀愁,对我来说像杯烈酒,美丽却难以承受。 ————歌曲《爱与哀愁》 ...

  • 爱的美丽与哀愁(原创)

    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电车上病倒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滂沱大雨...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四

    1915年5月第二周的某天 《劳拉·德·图尔切诺维奇在苏瓦乌基看见一名战俘找到一片面包》 战场上的枪炮虽然可怕,但...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六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每次攻击背后的目标是什么?当强攻不下的时候,作为领导,最应该做些什么?战斗中的意志力很重要,但究...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九

    这场战争在高阶将领眼中代表的是一种意义,在国家的民族主义媒体传声筒眼中是另一种意义,在战场上的指挥官眼中又是另一种...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八

    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1916年6月10日 《勒内·阿诺离开凡尔登前线的三二一高地》 “...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一

    厚达694页的《美丽与哀愁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看完了,合上书页的时候,有种坐在电影院里深深沉浸于刚刚演完的...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六

    他们被迫在自己所属的时代活得像一个陌生人,因为那些他们无法了解的事件以及他们无法影响的力量而深感懊恼又惶惑…… 1...

  • 美丽与哀愁 - 故事十一

    这段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哲学问题,现在看起来依然那么富有哲理。 1916年10月29日 《理查德·施通普夫觉得”黑尔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与黑暗的故事》孤独星球的美丽与哀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tg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