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疑惑
昨天非常开心的参加了中国行的线下活动,开始的自我介绍都准备了,听到后面发现时间不够,没能当面讲出来,我给自己的两个标签是工作上精进一些,成为测试大牛,然后业余再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
这两个点其中之一在活动中被我给去掉,就是后面的自由撰稿人,因为现在是刚开始学习的状态,现在说出来确实对其他人也没有价值。那我的就剩下一个软件测试工程师了。再加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可以跟大家分享。
刚早上想这件事,就发现,测试这个点,也是我说的吗?我是不是可以做到1000个人中最好,自知当下并不特别强,很多需要学习。而且我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大牛,而是小牛。就是到一定水平就可以了,并不是非要最好才行。
再或许我需要的是分享工作,之前我的思路是默默的写,谁都不让知道,所以甚少发给朋友,也不会发朋友圈,也因为主题多是个人体会类。工作上的同事也没有主动去分享我写的文章。暂定思路第一个是分享工作中的事情,学习的收获,并且可以发朋友圈。
再来说收获
1,见到军师姐姐和覃杰本人,当然有留合影。
虽是第一次真实见到姐姐,但因为之前有多次联系,还是熟悉的感觉。能感觉出来,在用心做活动。
覃杰,也是线下第一次见,但竟然发现比其头像年轻很多,再后来才晓得年龄也不很大,只是做的事多,感觉阅历经验丰富,自然认为年龄也大了。。
2,想收获更大,需要2个字,主动。主动连接,主动分享,主动提问。
对于这个我开始有个偏见,军师姐姐是我的班长,接下来也可以找她问问题,于是就没有活动现场主题举手提问。结果就是回来后对自己的不主动懊悔半天。假如我现场问了,收获不是更大吗。
当然我当时还有一个顾虑,我有准备一分钟介绍,但并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准备,所以也没有特别主动现场提问。针对这个,其实,我想对自己说,准备的更充分这句话是针对活动开始前说的,再之后说已经没有意义。而主动参与,是在活动开始就要去做的。
3,个人品牌或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努力了,而是要给自己确定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深耕。个人品牌可以帮助我们,让自己更突出。
4,活动上的覃杰一个小故事印象特别深:最开始跟朋友介绍007邀请他们加入说,7天写一篇文章,每次点评2个人,好多人说还要点评人啊,太难了。后面改了一种说法,大家就很容易加入了,同样的内容,只是换了个角度:7天写一篇,每次文章还有2个人来给你点评。
5,另个是军师姐姐分享的一句话:看到别人比我优秀,没有比较的时间,只有更加努力的本分。
现场的小组介绍时,也感觉到了周围都是大咖的感觉,都好有能力,感觉自己快成弱鸡了。说心里没有落差是假的。这句话就非常“应景”。
6,关于个人介绍,突出自己的不同,让我找到自己,他人才能找到我,世界才会看到我。
7,现场语音汇总
https://pan.baidu.com/s/1g-l2oRFXluo_QWRQCMmSkg#list/path=%2F
恩,这个是我现场用手机录的音。
8,作为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之一,有几点收获和感受:在开始前,看到甜甜在群里问,需要签到的人,就报名了,也只是早去一会儿而已。那就早到一会儿好了。而且007的人大家都是战友,愿意多做点事情。后面发现还需要录音的人,摄影的人,负责签到的人,于是又选了录音。
对了,这次是分组的,10个人一组,开始我看到竟然没有人报名组长,很奇怪,于是报名了一个。报名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对组长有要求吗?初心是服务下大家,假如有更高要求而我达不到,也可以让给其他战友。后面事实证明不需要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