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学习的舒适圈,即使是在拉伸区域的学习,都不是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
可能就是自己,在英文或者练习普通话成长。
1 以为走出舒适区是很容易的事
今天在多邻国学习英文时,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我已经反反复复念了10多遍,还是念不对,特别是英文的连读部分。
I am an adult.
我是一个成年人。
刚才用欧陆词典翻译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读不准。
英文的连读部分,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完全听不懂的。
多邻国软件提醒,要带上耳机去听,一小节的内容,而且要熟练的听。
读不准的时候,软件系统一直在提醒你。
反反复复,最后我将近读了快30遍,终于比较接近系统的提示读法。
关于发音的问题,无论在学习普通话,还是在学习英语或者是学习法语,都会有这个问题。
你认为你读的是对的,系统检测就发现,你读的可能是南辕北辙。
如果一遍一遍机械的,跟着系统要求多,将一句话的每一个单词,进行拆分,发现拆读的时候,是没有问题,但是连读的时候还是有问题。

2 练就肌肉的自动记忆需要一段时间
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同样如此,南方人读“N”,“L”,发现在学的过程中还是可以读准。
发现一旦练习的时候还是读不准。
这就是说大脑里的读音的神经元,还是分散的。以为读准了,这是认为自己读音的神经元已经链接了,而且进行了强链接。
要将这些变成肌肉的自动记忆,还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的过程中,一边想,一边读。
大脑似乎是懂了,不过,还是没有反应指挥舌头和口腔。
再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每一次都读不对,那就需要停下来,而不能一次次强攻,因为那样越读会越着急,越着急就越读的不准。

3 学习大脑使用说明书
学习如何学习,他们设计的成人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神经科学,个人成长教育,心理学,快速阅读,甚至是古代技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注意力分散往往是看着一本书,心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以前读书老师总是说下最大的苦功。
你们要加倍努力才能学习和集中精力。
原来老师也不懂教授“元学习的方法”,即学习如何学习的关键方法。
不过老师就是懂,他也不会公布这个秘密。
想想如果他懂的话,岂能会屈就在这么一所普通中学教书呢?
假设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学习方法就是我们的超能力。
主流的观点:我们无法做到能力跃迁,我们也无法做到阶层跃迁。
我们的家庭,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所选择的道路,决定了我们是谁?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4 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找到自我成长的空间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解开思维模式,内在动力,以及方法方式的束缚。
“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才能过上别人无法过上的生活”。
在正确的方向上哪怕迈出一小步,都有可能改变我们最终到达的高度。
什么时候开启自我成长的英雄之旅?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找一张所以我们的路线图,所以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模式。
有了这两项利器,我们将在坎坷的道路上,征服任何的恶龙。

最近这段时间感觉到自己非常的无助和孤单。
重新开始学习,每天鼓励自己。
无论遭受怎么样的人生困境,我都要坚信,运用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智慧,运用我能找到书上的对我的启发点,一定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可以走出眼前的窘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