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方法

作者: 落川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3:29 被阅读448次

持咒方法

一心一意

 很多佛道修行者都在精进持咒,我们今天谈一谈持咒的各种方法。

 持咒的四种念诵方法:开口念诵、莲花念诵、金刚念诵、瑜伽念诵

 开口念诵首要调气,调气就是调心。调气念诵,就要声气合一。从喉轮到顶轮这一部分的气脉很难通,要一口气一口气、心气合一地出声念诵,等于在修气修脉。一开口念诵,没有妄念妄想,自然身气专一,而且身心皆空,感到与法界同体。

 莲花念诵是观自心月轮上或自己舌心上有莲花,莲花上有白螺贝,从螺贝中发出妙音,产生念诵。

 瑜伽念诵就是心念,也是默念。意要观想,都摄六根。耳根回转来(内闻),眼根回转来(内视),身心念头与观想配合为一,才能得止。其中也同时修慧,也就是参禅合一,即观照自己,观照得清清楚楚,忘却身躯,融化身心。观照同时,也就是密,也就是禅,即观即照,即照即观,即观照,即是止,即是定。都摄六根,净念相续。

静心持咒,杂念自除

 所有持咒方法中,我最爱用金刚念诵,不会伤气,也不会经常的昏沉和散乱。

 金刚念诵是唇齿不动,而以舌根弹动。舌根就是心苗,心气合一,心平如镜,念的很慢,但不能太慢,太慢又多成唱诵了。

 金刚持是说为了避免默念伤血,还有出声念伤气所以之法。

  依个人修行的境界不同,金刚持是有很多层次的:

 (1)唇动、齿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       

(2)唇动、齿不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

(3)唇不动微张、齿不动、舌动、喉出微声、耳能闻。修行者一到的境界时,慢慢会进入舌也动不了,因此时气已具足,强迫色身所有器官都不能动,此时就会进入心念耳闻的境界。

(4)再继续用功会进入心念心闻的境界。

(5)再继续用功当然最后会进入心念也起不来的阶段,仅住一觉知而已。

(6)若行者继续禅坐,即能正式进入深定中,即会失去色身存在的感知。

相关文章

  • 持咒方法

    持咒方法 很多佛道修行者都在精进持咒,我们今天谈一谈持咒的各种方法。 持咒的四种念诵方法:开口念诵、莲花念诵、金刚...

  • 观心的基本修持方法(4)

    四、观心专修法之[持咒观心] 持咒观心,即在持咒的同时进行观心。持咒观心专修,推荐采取静坐的方式,在静坐中持咒观心...

  • 大悲咒如此神奇:持诵大悲咒的感应故事 持诵大悲咒的感应故事

    大悲咒如此神奇:持诵大悲咒的感应故事 持诵大悲咒的感应故事 唐时僧人神智,持念大悲咒,咒水能救人百病,病人饮水后多...

  • 持咒

    金刚萨埵心咒: 嗡班扎萨埵哄! 忏悔之咒! 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净除业障,好比打扫屋子一样。 持咒,是以长期的...

  •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南无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莲池大师说:“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

  • 元音老人:精进的打坐方法

    元音老人:精进的打坐方法 七支坐法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

  • 问答撷录·持咒、礼佛

    持咒、礼佛 持咒一法,与看话头相似。看话头以无义路,故能息分别之凡情,证本具之真智。持咒以不知义理,但止至诚恳持去...

  • (155)正行与助行 |《文钞》如是说

    (1) 不可以助行为正行。 印祖以持咒为例,开示说: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

  • 念佛功德解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

  • 感恩日记D428~434

    D434 2022.3.6 持咒 平心 了解事实 D433 2022.3.5 持咒 看天空 不打扫观察 D432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持咒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n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