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余光
那天中午,我漫步在苏州观前街上,耳畔忽然传来一个甜甜的声音:“师傅,这橘子质量好,买一点吧!很便宜的,总共只要5元钱。”我定晴一看,眼前是一位30来岁的女郎,衣着朴素,相貌端庄,竹篮里的橘子所剩无几,但花5元钱绝对是便宜的。当时我正口枯舌燥,就如数买了。我刚抬腿想走时又被她叫住:“师傅,我身边的零钱太多了,能否换几张大票?”完全是商量的口气,没有强加。我见她面带微笑一片真诚,犹豫片刻,终于动摇了,从身边掏出了一张100元的票子。她当即把零钱点给我,有2元、5元、10元……接到手以后,我也数了一遍,并不错。忽然她又把零钱夺了过去,说是好象错了,她又清点了一下,然后又递给我说:"不错,对不起。"实际上就在这一瞬间,这叠零钱被她偷偷地掉换了,当时我没有觉察。到后来,我发现这一叠钱整整少了60元,我连呼“上当!”可是为时已晚,那女郎早已溜之大吉,我只得自认倒霉。

时隔不久,我正在虞山镇湖滨桥附近赶路,忽然,后面有一骑自行车的青年从我身边擦肩而过,在我之前不远处拾起一件东西,他有意等我靠近后说:"拾到一块手表!″他同时把手表扬给我看,包装十分精致。就在这时,迎面又有一青年骑着自行车慌慌张张地过来问:"有没有拾到东西?我的一块手表丢了,价值1000多元。"我身边的这个小青年忙说:"没有,没看见!”那人去了,身边的这个青年又开口了:"师傅,别声张,这手表咱俩平分。″因为受过第一次的教训,我冷冰冰地说:"你拾到的,与我无关!"他见我不感兴趣,知道不会上钩,也就灰溜溜地走了。我继续匆匆赶路,回头看时,发现那两个青年竟走在一起,原来他俩是在此连挡设计骗人钱财的,我庆幸没有上当。
从此,我对路上陌生人有了偏见,一个月前的一件事,终于又改变了我的看法。那天傍晚,我骑着摩托车匆匆回家,忽听后面有人在喊停一停,而且是苏北口音,我想不会有什么好事,也不一定是叫我,就充耳不闻,只顾前行。后面骑摩托的人赶上来并把我拦住,我正想发作,忽听他操着苏北口音说:“你的皮包掉了。″我回头一看,车上的皮包果正不翼而飞,这一惊非同小可。那位苏北青年又说:"莫着急,我已把皮包交给了值班民警,你去派出所领取就是了。″说完,他骑着摩托车飞也如地去了。
当我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皮包时,那位苏北青年早已不见人影。我问民警:"他有没有留下姓名?"民警告诉我:"他没有留下姓名,只是说在一家服装厂打工。″
我站在路旁,望着那位苏北青年去的方向,有些茫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