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此文。一言难尽。怎么说呢,我自己曾经接触过文字和出版工作,甚至也参与过出一本书。看书现在成本很低,至于不花钱看书以后是常态,有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以后,基本好奇心和生活小问号都解决得很好,当然收集和判断是你自己的私事。
我就干过买一件衣服搜索了三小时的事儿,还有把支付宝年度购物作为论文调研对比的事儿!最早咱是在大学的图书馆开始看书之旅的,好在八岁以后,父母都是科技工作者,自己订阅和单位订阅的杂志,书籍前卫而且唯美,此处必须给家中长辈鞠躬作揖一次,九十度的。工作以后自己也会买书,但是市面上很多书不是自己要看的,真正想看的,基本在新华书店也能站着看完,小问题。
出版的问题是配置不对,行业和阅读人群都洗牌很快,你花两年功夫写,改,交付印刷的时候,信息已经折旧了。还有无法调研买书的人要看什么!短视频有个好处,内容太多太新,就没有你不爱看的内容,消防的,手把手老司机带你做地三鲜和黄焖鸡的,摆摊儿的,学英语的etc,这一点太喜大普奔了,俺曾经一不小心看到一个三农的视频,非常人间烟火,信息量特别大,农妇,鸡鸭鹅,厨房,农村老人,种菜,农村里面盖房子,觉得刷新了自己的三观!!没有文字会有这效果,或者人力成本太高。广大农人不会写作,会拍手机!
祝福中国走出一条自己的大路,会的,咱确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