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事件发生于16年2月底,整理旧笔记,简单修改部分文字后发布于此。前几天一篇关于牛背山满山垃圾的报道,真是让人甚是惋惜,如果旅行者们都多一些自觉,美景总是常在。
我不知道这一份工作能继续带给我什么,鉴于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自己每天下班回来关于工作除了抱怨并无其他,我觉得应该尽早更换一份。周四,是年后回来第二次去跟ZHAO谈辞职的事情。她再次以“我”的立场分析了我离开的弊端,再次回绝了无视了我的意愿。我几乎被她说服。但如果接下来的一年里,如果我还是以往的状态,那么我总也不会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我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怎样辞掉这份工作。
下班后,与秋相约浣花溪。红艳艳的海棠,偶然拍出的枯枝剪影,湖边晚归的鸭子,灯光下安静的石头……向往这样的生活: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下班后可以陪着身边人散步或健身,有自己的爱好。可是继续留在原单位,这样期望的生活一定不会实现。突发奇想,周五、周六不上班,好好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于是请了年假,思量着可以借此出去玩耍一番,迷糊着入了梦。周五(26日)醒来,想要走出去增加一些新鲜元素的念头越发浓烈,于是微信约了行程,一个人踏上旅程——牛背山徒步,为了惊心动魄的星空与日出,为了那些也许会有的可能。
中午一点茶店子c口结合。即使即将开始行程,即使大家会相处两到三天,没有局促,没有主动打招呼介绍自己去认识他人,总慢慢学会明白:物以类聚。一切事物的发展,该顺其自然。结合完毕,领队介绍了一路风景的典故,选择这项工作,是他的爱好。如果是第一次择业其他诸多外在因素,那么二次选择时必须是自己所好。一路上,Intel公司的几个同伴,完全带动起了车里的气氛,随性的自我介绍,应景的想唱就唱,肆意的想说就说,激情澎湃!他们这样的相处模式,好生羡慕。
一路不寂寞中,我们到达冷碛镇果果旅店,26日晚的住宿所在。按照男女比例,我被安排到一个三人间,被选择中间一张铺位。晚餐后的散步,在陌生的街道,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暂时的舍友,这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杨姐,是一位退休后的来跟着子女的长辈,她知道品牌狼爪,她自己一个人报团参与徒步;菁哥,一位90的女孩,毕业三年,从苦逼的加班加点的审计员,到现在一周只需上两天班的西南区负责人,独自一个人多次到国内国外各个景点旅行,体验过“潜水事故”、遇到过“枪林弹雨”、经历过环岛骑行中瓢泼大雨的孤立无援……我们三人是这个旅行中的一个人团体,单单从她们俩的事迹中,我这一场临时的旅行,我以为的跨步和勇敢,已经相形见绌太多。晚上睡觉,很奇怪的感觉,明明三张床几乎挨着,闭眼等待入眠的时间,我总感觉她们离我好远。左边杨姨的打呼,右边与菁哥的交谈,声音近乎无限远的同一空间传来。也许,我的灵魂还未赶上身体的迁移。
27日,6点开始起床早餐后,此行目的地才正式开启。面包车盘山而上,遇到第一个美景——日照金山,以为后面会有更好的风景,放弃了下车拍照的机会。直到旅程结束时才明白,美景可遇不可求,即使遇到下一个也不是这一个,原有的这个已经失之交臂。到了徒步的地点,迎着晃眼的太阳,或穿过看不到绵延道路的树丛,或爬不知尽头的湿滑草地斜坡,或随着结冰路面盘旋于山坳间,真切地体会了——望山跑死马!眼观近在咫尺的目标,重要经过一番又一番的努力才能到达。我会设置视野范围的目的地,然后到达,然后再重新设置“终点”,然后再到达……临近目的地,雪更厚,一片雪白!反射着强烈的阳光,我几乎雪盲。可仍然乐得开辟自己的道路,不一定硬要跟着脚印走!事实证明,未知的可能会隐藏风险,摔了大跟头那算是幸运。路途中,最真切的感受了自己的喘气声与心跳的咚咚声,总是在这种时候才暗暗下定决心应该好好锻炼身体!那些所谓的烦恼,在生命的需求前提下,不值一提。
山顶目的地,格桑花客栈。多么美的名,多么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无水洗漱,热水靠抢,厕所漏风……在最怠惰的时候,我跟菁哥喊出口号:妈的,以后再也不要受这样的罪了,即使要看美景,也要等旅游开发了,一路开车上来!但是所有的不耐,都在山顶的日落、夜晚的星空、云海里的日出等美景时,烟消云散!有些美景,让爱拍照的人也不忍心合影,怕破坏它原滋原味的美丽;有些 美景,让人只能感慨与欣赏,忘记其他的存在。而我眼里的牛背山风景,就有这样的魅力!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行程结束时不一定有答案。不在此时,便在彼时。
徒步开始的地方
山顶——傍晚
山顶——凌晨
爬山途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