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别再吓唬你的孩子了,否则将来追悔莫及!

别再吓唬你的孩子了,否则将来追悔莫及!

作者: 方一凡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20:19 被阅读0次

周末去爬山,在山脚下,看见一位妈妈气急败坏地教训儿子的一幕。

儿子看上去很小,只有两三岁,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闹不止。

不少游客都被小孩子的哭声吸引,不明所以地停下脚步围观。

那位妈妈脸上有点挂不住,似乎是忍无可忍地对儿子吼了一句:“你再这么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说完,妈妈转身就走,一副干脆决绝的样子。

儿子显然被吓坏了,那一瞬间,他嘴里发出的哭声更大、更加急促,跌跌撞撞地奔着妈妈的身影奋力追赶……

我相信,这样的一幕,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曾见到过,甚至我们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不乖巧’的时候,也跟这位妈妈的表现如出一辙,跟自己的孩子说过同样的话。

又或者,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谁又不曾被自己的父母如此‘教育’过呢?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或许都不了解,这样的语言恐吓,或者肢体行为上的粗暴对待,会对一个孩子的心理,造成多么大的创伤,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无法从这样的心理阴影当中走出来。

1.

孩子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要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孩子幼小的脑袋里,立刻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并不是毫无条件的!他们爱的只是听话、乖巧的我,只要我做了他们不喜欢的事,他们就没有那么爱我了。

我知道,几乎所有的父母,嘴上讲的都是,自己肯定是无条件爱着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表现怎么样,都不会改变这一点。

可是,我们想一想上面那位被妈妈当众抛下的孩子,当他在一边大声哭喊,一边慌乱地追赶妈妈背影的时候,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认为的?

心理学家们有一个共识,目前已知的心理疾病,病因几乎都是来源于这个人在童年的时候,内心没有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最重要的启蒙,就是一个儿童,在学龄前的年纪,所建立起来的对‘爱’的感知能力。

根据统计分析,凡是性格中有自卑、懦弱、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谨慎过度等等这些特质的青春期孩子,他们的童年时代,几乎无一例外,都经常性地遭受到来自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的‘恐吓’教育。

如果这些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改观,等他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很大一定程度上,就可能会变成我们眼中那些孤僻、不合群、不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的怪人,又或者情商堪忧,总是无法体会和顾及他人的情绪感受,也没有办法完全相信别人,更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想不到吧?看似很常见的一个吓唬孩子的教育方式,竟然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心理伤害?

2.

不少父母可能会觉的委屈,我也不想那么对孩子啊,谁让他怎么说都不听呢?实在没有办法跟这家伙好好沟通啊!

的确,跟小孩子,尤其是幼儿进行沟通,对于父母们来说,可能是这天底下头等难事,好像只要稍微一不遂这些孩子的心意,他们就要撒泼打滚,哭闹喊叫,搞得我们心烦气躁,再好的情绪都按捺不住了。

都说两三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上总有一种‘天老大、他老二’的无所顾忌,总是对家长发出的指令充耳不闻,而又频频对他人‘发号施令’,他说要什么,要怎么样,就一定要,不然就是一场‘狂风暴雨’……

难道,孩子天生就是蛮不讲理、不可理喻的?

其实,想要不用‘恐吓’的教育方式,还能够跟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问题,父母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用心了解孩子每一次哭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

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个年纪的孩子,他的内心意识正在跟这个客观的外在世界,进行着一场悲壮的‘殊死较量’。要知道孩子从妈妈腹中来到这个世界,一开始他是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他觉的自己和整个世界,是没有任何界限的,他自己就是整个世界。你看,小孩子饿了就哭,不舒服了就哭,甚至看不到妈妈也会哭,他完全不会顾及自己的哭声,会给别人带来什么烦恼,因为在婴儿的世界里,除了他自己,根本没有别人。

渐渐成长,到了两三岁,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孩子慢慢就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可他又不能完全清晰地明白,自己跟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心里也是最恐慌的,无时不刻都有两个小人在他的心里互相争斗,新的‘自我意识’和旧的‘婴儿意识’,两者混沌纠缠,让他感到很迷茫。

于是,孩子动不动地向自己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发号施令,不过是他体内的‘婴儿意识’在表达它的不甘心,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他还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有人的存在,都是以他为意志的。

所以,不要总是觉的孩子无事生非,无理取闹,要知道每当这个时候,孩子其实也很辛苦,很苦恼。

孩子总爱哭闹、撒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觉的,除此之外,自己没有更好的方式跟父母进行沟通。

我们为人父母,总是容易忽略及时地教会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情感。

想想我们幼年牙牙学语的时候,又或者进入幼儿园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母、老师们最一开始教会我们的,都是些什么内容?

如果我们到有幼儿的家里做客,就不难发现,每一家的卧室、客厅里,墙壁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识字’图片,上面的内容无一例外,要么就是‘爸爸’、‘妈妈’等身份名词,又或者是‘苹果’、‘香蕉’、‘老虎’、‘狮子’等等其他事物名词,也就是说,我们最早教会孩子的,都是一些关于‘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认知名词。

不是说学‘名词’不对或者不好,只是孩子脑袋里装的全是名词,等他内心感到不安,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他如何能像父母们所期望的那样,正面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呢?他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叫做难过还是幸福?是开心还是郁闷?

孩子不会情感表达,于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到婴儿状态时那样,用大声哭喊来进行表达和沟通,也就变成了父母眼中的蛮不讲理和不可理喻。

3.

既然知道了孩子哭闹其实都是情有可原,我们自然也应该明白,用‘恐吓’这样的应对方式,对不会情感表达的孩子来说,只会是一种‘雪上加霜’的伤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要从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自我情绪和情感开始。

该如何培养小孩子的情感认知呢?

《不妥协的谈判》一书里,作者丹尼尔提到过关于他二儿子的一个故事,或许我们可以做为借鉴:

这个小家伙跟哥哥弟弟们一块玩的时候,经常下手很重,把兄弟们欺负的很惨,周围的邻居都说,这个老二不好管。

丹尼尔于是专门抽了一个空闲时间,抱着自己的二儿子,心平气和地问他:你开心的时候,跟哥哥弟弟一起玩,是不是感到大家都很开心?

老二说:对,很开心!

爸爸接着问:那你还记不记得,当你用力打他们的时候,你内心里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老二很努力地想了一会儿,说:我说不好,感觉像是‘黑暗面’!

很显然,孩子虽然认知有限,但也知道那样的暴力情绪不是一件正面、光彩的事物,他用自己看过的电影里的一个负面形象——‘黑暗面’来形容。

爸爸很开心:很好,那咱们做一个约定,当你的‘黑暗面’冒出来的时候,你能不能帮忙,我们一起把它赶走好不好?

结果第二天,爸爸看到二儿子又一次处在‘暴走’的边缘,于是在他耳边低声提醒说:小心,你的‘黑暗面’要出来了!儿子一下子就变的特别不好意思起来。

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事吗?二儿子有一天兴高采烈地对作者说,爸爸,刚才我的‘黑暗面’来了,但是我把他赶走了!

看到了吗?让孩子自己感受、认知自己的情绪,这才是父母应该选择的教育方式。

我们必须引导孩子,在他们每一次感受到‘快乐’、‘难过’的时候,教会他们懂得体会自己当下的情绪,在他们的行为举止符合一些品质特征的时候,及时给予他们肯定的反馈,教会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坚持’、‘毅力’、‘分享’、‘帮助他人’这些情感定义……

只有这样,当孩子能够学会体会自己的内心的情绪,并可以清晰地对父母进行表达的时候,哭闹这样的婴儿反应,自然而然,才会彻底离开他们的脑海。

有句话叫做‘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三字经》里也说‘子不教,父之过’,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的表现出蛮不讲理、撒泼打滚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地用责怪、恐吓的方式,来企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要记的宽容一些,再宽容一些,用自己无条件的爱,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用耐心引导孩子学会认知和表达情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价值’,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是孩子一生当中,最难得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

  • 别再吓唬你的孩子了,否则将来追悔莫及!

    周末去爬山,在山脚下,看见一位妈妈气急败坏地教训儿子的一幕。 儿子看上去很小,只有两三岁,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也不说...

  • 别再吓唬孩子了

    北京中考,昨天考了语文和物理。在备考和监考中遇到许多问题,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尽管非常忙碌,但是有一种不得不说...

  • 昨天已经过去

    昨天已去 别再追悔莫及 任它去吧 别再伤感 总要往前看 往前走 别再留恋什么

  • 拿“警察、医生、老师、妖怪”吓唬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今天微博上有这么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于是网友们纷纷回复:别再拿“你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把你带走”来吓唬孩子了: 除了警...

  • 姑爷,我把你扔到黑洞里

    “浩浩,我要把你卖了!” “哼!”浩浩对阿岭表示强烈不满! “你天天吓唬浩浩,就不怕将来你老了,他也吓唬你?” “...

  • 割麦 二篇——之一

    小时候,为了应付孩子的调皮捣蛋,父母总会用简单粗暴的谎话来吓唬孩子,以期他们的乖巧,比如:“你不努力,将来就只能当...

  • 小孩子写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喜欢玩手机怎么办

    “父母”是你这辈子重要的事业。你有了孩子,不仅现在觉得可爱,将来还要看着他成功,你的心里才会高兴。否则,你的后半生...

  • 爱你如命

    “小芸,你快醒醒,别再吓唬妈了!”一个年近六十的沧桑女人对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姑娘哭喊。 此刻躺在病床上的,是她的儿...

  • 大道理,实用不

    关于成长 1、别再把自己当孩子了,否则你会很难忍受成人世界的苦痛挣扎。 2、真直正的朋友只和感情有关,社交却往往是...

  • 过年送你30句话:这个世界不欠你

    1 你可以每天P图美颜,你可以每天管自己叫宝宝。 但别再把自己当孩子,也别把别人想得太简单,否则你会活得太简单,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吓唬你的孩子了,否则将来追悔莫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v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