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0
诗性在于本真化赤诚对待的各自关联的独立有效化持有的意识承载。
而不在于一种闲散的消遣——非形式上的一种混乱,乃是对应心之坦诚的仁善化意识完备的开放式持有化积极作为。
在于指向天地之善的本然化对待的多元化兼收并蓄性拥有的美之善的真之把握。是以本化适然化外有的关联之积极展开的感怀性文本化表述的热爱。
诗即热爱的普遍化参与的接受性契合的情之所在,还当指陈于个体化意识自足的丰沛性执着。
认同是对应于一切可持有的状态化关照有效,引向我之内在化觉知的平和之喜乐的豁达化构筑,是一种美的秩序化友善的肯定,还在于完整的各自担待,而不囿于个体阶段化反应的偏执。
襟怀即是我们个体面向物性外化内在的一种包容性修为。
还在于知不足的普遍性不断进取,既而可恰当给予反应的心之平和化处然。
是我之参照的生命性促成化意识所在及其作为可能的受用。
既而导向永恒的有限化秉承的善之对待的广泛性拥有。
2018.4.23
诗之表达在情在意,在气在韵,而后为文。是一种意象化的契合之过程性积蕴的美的感受性丰富的自主认知化把握,给到我们以必要的对象化主体同在的可能所在。
情是我们的反应,导向意的指陈有效。
气在于个体受用的外在化感知的融合性,是导向于开放的包容性自主体验,既而寻求一种格律的比附性观照,可能的差别而又统一之协调的达成性所是。
构成一种美的可接受性多元化丰富的普遍性作为,善之体验的包容性受用。
诗之本性即在于消解的个体对应差别的融合,给予我们接受的可参考性拥有的完善化自律自足。
均衡即导向赤诚的本真化给予的自在彼此,同在的统一/同一性达成,协调即主观的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