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赵焱老师的真情分享,感谢梁艳老师的归纳总结
一,6A包括: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和权威。
二,把6A的力量比喻成一座房子的话:“接纳”是房子的根基,“赞赏、关爱、时间”是房屋的中间部分,屋顶是“责任和权威”。
(1)“接纳”是房子的根基。一、沟通的重要性
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很重要的。沟通是需要艺术的,要想沟通需要先建立好的关系。沟通中的技法和心法哪个更重要呢:刚开始学的时候技法重要,当能够熟练运用技法的时候,就能够得“意”忘“形”——也就掌握了“心法,沟通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二、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力:
1、接纳力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孩子、不同时间、不同事情、情绪状态、场合不同(家里和外面)而不同
2、分清楚到底是谁的问题:世界上的问题就分你的、我的、老天爷的。父母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别人的事也不要操心老天爷的事情。
3、搞清楚到底是谁的问题后,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关键是用接纳性的语言去倾听,用土壤一样的包容能力去接纳:不干涉、被动地倾听、简单的门把手式的语言。
4、分清楚了是谁的事情后,最容易阻断父母与孩子沟通就是父母怎么接孩子的话。
日常中的错误沟通方式(条条中枪,12岁以后的孩子一定要避免用这种方式沟通,否则会导致矛盾冲突):
(1)命令、指挥、控制
(2)警告、训诫、威胁
(3) 规劝、说道、布道
(4) 建议给出解决方法
(5)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解
(6) 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
(7) 赞扬表示不赞同:
(8) 解释、分诊、诊断
(9) 安慰、同情、安抚(问题出在你没有看见孩子的情绪,试图躲避让孩子的情绪消失)
(10)调查、质问、询问(你考不上大学了以后怎么生活?)
(11) 回避、开玩笑
(12) 漏了,没记下来
三、“我”信息
1、 什么是“我”信息:就是沟通时就是要尽可能表达与“我”有关的信息。现实中当我们被情绪冲昏了头,就会说太多的“你”信息,往往富含批评指责。
2、怎么做呢?技法——在跟别人陈述一件事的时候,更过的使用“我”信息,少用“你”信息,改变我们的说话行为方式:
(1)我不能接纳的行为是什么
(2) 我的感受是什么
(3)对我的影响是什么
听完感觉,不会说话了
a,接纳是人性的需要,如果没有接纳的话孩子会生活在畏惧里面。
b,全然地接纳孩子,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和价值感。
(2)关于“赞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拿赞赏孩子来控制他的,而是以接纳为前提,无条件的接纳来赞赏孩子。
(3)关于“关爱”
a,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爱,那么孩子的生命就会枯萎。关爱永远不会嫌多。
b,如何表达我们的关爱呢?多拥抱、亲吻我们的孩子。
(4)关于“时间”
其实就是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而不是所谓的“优质时间”❌。只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感。
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的孩子只有他一次两岁,而我们却有无数个工作、家务………”请放下放慢我们的脚步,陪伴孩子吧!【这句话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5)关于“责任”一一 身教大于言教
赵焱老师举例:关于小时候的乔布斯看到父亲刷篱笆的故事,父亲的一句话“那是看不见就不刷漆吗?”对我触动很大。
(6)权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