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是齐名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现当今的武侠影视剧,不是在翻拍他俩的作品就是在借鉴他俩的旧作,他们影响力可见一斑。武林至尊,实至名归。
那么问题来了,两位武侠大家,究竟谁高谁下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把票投给金庸,毕竟金庸的作品每一部都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而古龙就不一样了,作品参差不齐,好的作品让人一唱三叹,痴迷往返,差的作品简直是不堪入目。这其实是和两人的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
金庸创办报纸,很快就成了享誉一方的大亨,坐拥上亿资产,根本不需要为茶米油盐担心,他的小说创作最初是在报纸上连载的,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报纸的销量,后来生意渐好,金庸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反倒是越加勉力,甚至于连载完成书之后还会大加删改,以求在质量上更加精益求精。
古龙就不一样了,年少成名,很快就成为畅销书作家,但是他花钱大手大脚,更是到处留情,情债不断,嗜好喝酒,每餐无酒不欢,喝的还都是价值不菲的精装酒,很快就花光了积蓄,不得已只能继续卖文求财。在这样的情况下,其用心的程度自然没法和金庸相比了,只求多快好省,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可以说是应有之义。
另外,两人对小说历史背景的处理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金庸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学识广博,下笔之际自然而然流露出家国情怀。虽然是游戏之作,但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交代时代背景,甚至让真实的历史人物出场,细节上也是一丝不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使得他笔下的大侠再也不限于打架斗殴的一夫之勇,而是成了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大英雄。
古龙的历史没有金庸学得好,害怕写成四不像,干脆藏拙隐去背景,这也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少了一份对家国天下的道义和担当,而以放浪形骸的真性情取胜,而且还带有很浓重的自我投射,这也是为什么他笔下很多主人公总感觉似曾相识,都是孤傲的、爱喝酒的并且喜欢说俏皮话的浪子,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古龙的身外化身。
从小说的结构上来说,金庸的处理方式也要比古龙来得高明。金庸的故事,先是平淡如菊,慢慢展开,然后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紧张刺激,中间有起伏顿挫,结局往往出人意外,而且能做到前后呼应。
古龙就不一样了,差不多是写到哪算哪,大才子一气吞吐,根本不顾及结构上的前后矛盾。情节上越出越奇,悬疑反转不断。好处是处处心惊肉跳,感受到了紧张刺激的气氛,坏处是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看得多了也会产生腻烦。
当然,古龙也不是完全比不上金庸。他的文字细腻精巧,行文短促,有诗歌的节奏。他还试图还原武侠小说主人公的经济生活。金庸笔下的大侠从来不用为银子发愁,但是古龙笔下的大侠却常常为银子而烦恼。像李寻欢、叶开这样嗜酒如命的风流浪子,也是金庸笔下未曾出现过的。
可以说古龙在金庸之外拓宽了武侠的境界,还表现出了难得的独创性。假以时日,古龙不一定比不上金庸,但可惜的是,比金庸小了十四岁的他却先金庸三十三年去世了,其作品来不及修改完善,他的写作技巧也还未达到圆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