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热门活动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谈写作
【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作者: 叶两步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22:05 被阅读566次

文/叶老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小说,从开始写第一页起,就已经做了记号。为什么?作品中,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属性。

《白鹿原》是陕地小说,作家陈忠实是农民出身,使用的语言,土味儿很浓,浓浓的秦腔味;

同为北方作家,老舍先生的文字是北京口语的,你再去细细品味《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一番,醇厚的京腔,回味悠长;

《边城》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作家沈从文采用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风土民情;

作家张爱玲,祖籍虽是河北,但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上海。《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和《半生缘》,这些小说你看第一页,就能感受到那浓浓的海派气息;

“荷花淀派”,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北方文化属性的文学流派。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作家而言,所处的环境迥异,对其创作一定是有影响的。其中,明显的南北文化属性,对现代地域小说的创作取向产生了不同影响。

生活在南方的作家,与生活在北方的作家,他们的小说,在风格上,有区别吗?单就语言这一点来看,区别就很大。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细腻,看文字就能区别出来。

中国现代地域小说,是在人与地缘相结合之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传统哲理,加深了自然与文艺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得现代小说史上的“浙东作家群”、“中原作家群”、“巴蜀作家群”或“京津作家群”,不单纯是指小说作家的籍贯居地的同一地理属性,主要还指作家们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很大。你怎样看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地方文化属性?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几部作品或一群作家,只要能入你的眼,都可以拿来神侃一番。或调侃,或吐槽,或颂扬。你来参与,我都期待。

参与话题的方式可以是群里讨论,可以是评论区留言,如果言犹未尽,亦可挥洒成文投稿到谈写作专题!涉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就可以参与本次话题与积分活动啦。希望各位简友广泛参与哦!

什么?你还没有加入咱们谈写作社群?那就快快添加子风藤微信号:julitaohit)、白墨公子微信号:shierjun158629)、丹菡(微信号Y108959386)进入我们的社群吧!记得备注暗号“谈写作”哦!

本期话题讨论留言精选:


江雪_e90f

鲁迅的小说故事设定一般都是在浙东小镇,乌蓬船、咸亨酒店、孔乙己、祥林嫂、闰土、七斤……他的语言也带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汪曾祺的小说带有悠悠的水。汪曾祺曾说过,为什么我的作品带水,即使不写水,也带有水的感觉。因为他的家乡是水乡高邮,水边长大,水影响了性格,也影响了作品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日常接触的人,经历的事,沉淀在他们的记忆中,这些人这些事最能够触动他们心中的情感,就像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学哪种语言,底色都是小时候学的家乡方言。

雅俗儿

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家,每个作家都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将自己所闻所见付诸笔尖,娓娓道来。让北方人看到了南方人的生活,也让南方人看到了北方人的习性,从而明了,同为中国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命之旅。同理,就全世界而言,东方的文学魅力影响着西方人,而西方的亦是如此。感谢文学

半溪烟水

最难理解的是张恨水。他写的《金粉世家》是老北京的故事,但偏偏就没有北京味。

驿路奇奇

大冯的《俗世奇人》有着天津卫特有的文化风貌

郑天伦

这个话题不简单。作者的地域属性,往往会影响到作品的性格。更严重些的,比如《红楼梦》中那些或南或北的描写,甚至引发后人对书作者是谁产生分歧。

又想起了邵洵美用吴语翻译的美国畅销小说《碧眼儿日记》(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画风是这样的:
巴黎是好得来。陶老三(Dorothy)昨日搭奴一淘到仔巴黎哉,真正好得来。法国人实头好得来。

丹菡

一方水土自会有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及习惯,呈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虽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笔下所书背景,人物特点往往会来自我们熟悉的人事物,因而来自不同地域的作者,其所书文章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子风藤

聊聊北京话和东北话吧。

我看过的书不多,作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东北人,我对北京话,和东北话出现在小说中比较敏感。正如老叶说的,老舍作为一个正宗的北京人,还是个正儿巴经的旗人,他的作品里浓浓的北京味,也只有最地道的北京人才能把《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这些经典作品演绎的纯正地道。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东北人,我对北京话已经非常的熟悉,越熟悉越感到北京话作为标准普通话的原声,其实是源自东北话的。

对于这个想法,最初只是感觉,后来就变成了怀疑,我是一个问题宝宝,所以我总喜欢刨根问底。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红楼梦》是生活在康雍乾年间的旗人曹雪芹用北京话写的,我们可以看出,旗人进京仅几十年到一百年,汉语已掌握得如此纯熟,达到了中国文学的顶峰,成就超过了所有汉人小说。这充分证明旗人所说的汉语并非进北京时“艰难模仿汉语”才学会的,而是早在进京之前几百年在东北时就已经充分掌握了,否则不可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话是满人入关从东北带进来的。

那问题来了,满人的东北话汉语是哪儿来的?

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族政权后金之所以成为后金,就是它承认自己是金朝的后裔。金朝把北宋打到南宋占据北京城的时候,金朝的贵族们就开始使用汉语了。当金朝被忽必烈带着蒙古铁骑赶出北京,逃到东北老家的时候,他们就把汉语带回了东北。

所以我们又有理由相信,东北话是源自北京话的。

那么这被金人带回东北的北京话又源自哪儿呢?

北京作为幽燕故地,其实和周边的河北早就融为一体的了,而临近的东北也是在不断的进行人口流动的变迁融合。其中语言的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在实际运用中是口口相传的,形成一个语言习惯和口音味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融入发展改变的。所以其实所谓东北话,河北话尤其是承德往北,以及北京话,其实是同宗同源的。

就如同西南的云贵川,口音大致相当,东南的两广,口音不分彼此。陕甘宁和内蒙西北话基本雷同,晋察冀和内蒙中部的口音基本一致。苏北地区的徐州口音和山东菏泽河南新乡安徽亳州的口音极为相似。

说说,跑题了........


往期话题回顾:『谈写作』往期话题集合

最后鸣谢谈写作工作组为谈写作社群活动付出和努力。

主编:驿路奇奇

副编:二十三闲十七君郑天伦

稿件复核:叶老巫

谈写作智多星:美瑾

积分统计:冥欢

群管策划执行:子风藤丹菡白墨公子

如果你有好的话题也可以撩简信谈写作专题主编驿路奇奇,也许下一次话题就是你建议哦,入选话题有相应奖励哦~!

相关文章

  • 【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文/叶老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小说,从开始写第一页起,就已经做了记号。为什么...

  • 【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写作路上的领路人

    繁花锦簇的春天真是热闹,三月的征文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四月的话题又来了。 走进四月,空气中弥漫着对逝者哀悼的气息。在...

  • 聊一聊话题

    从古至今,苏杭被誉为人间天堂,苏杭建筑园林也是中国的历史瑰宝,江浙富庶也是因为人文发展形成中国的历史文化圈。 在意...

  • 今晚写作牛人堂,约吗?

    今晚写作牛人堂,约吗?小尘老师和您聊一聊关于读写,关于简书的话题。 简书的很多活动,我都力所能及的去参加。一个是活...

  • 聊话题

    甲方在吗? 乙方在的 甲方好无聊啊! 乙方无聊的话我陪你聊聊天吧! 甲方好阿 乙方嘻...

  • 聊一聊写作

    我觉得,从小就爱阅读写作的小孩,一定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怎么说呢? 阅读有阅读的魅力,写作有写作的魅力...

  • 聊一聊“下流”的话题……

    这个世界上我们做的最多,谈的最少的莫过于“性”了。对这个极其敏感又“下流”的字眼,人们恐避之而无不及。 性让人类得...

  • 聊一聊严肃的话题

    人们常常一整晚聊下来,却完全不触及任何以神为中心的严肃话题。《当男孩遇见女孩》约书亚•哈里斯 这样的现象我想更多的...

  • 小聊写作

    今天是2020年2月11日,是我写作的不知道多少天,而在平台上发表,被我认定为写作的,这却才是第三篇。 为...

  • 过年到底回谁的家?答案是……2019-02-01

    写作群里,本来一直在聊关于写作的话题,结果一个妹子扔出个话题,瞬间像炸弹,炸得群里不安静起来 过年了,你们都回谁家...

网友评论

  • 雨后新山:每个人都会根深蒂固的带有自己所成长的过程留下的印记,这是相对难改变的,因为在成长过程的点滴中受熏陶是点点滴滴渗透近来的,很难改变!!
  • 雨后新山:相信大家对路遥的作品都不陌生。路遥作品中的人物一个个特点分明,沉稳踏实,积极奋进。但是始终给人一种沉重压抑感,感觉吻胸的主人公都命运坎坷,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物质和精神代价。这是和他从小生长的陕北高原上的人文特点有很大关系,也符合陕北的地域条件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影响。当然也是和他生长在哪里的农民家庭的家境影响很大。同样陕西的作家,陈忠实先生出生并生长在白鹿原农村。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关系无不和白鹿原的风土人情有密切的关系。主人公长期生活的农村生活,沉重压抑,但主人公都不屈服于现有的生活条件,都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而积极上进,虽然方式方法上让人难以用常规思维去接收。但路遥和陈忠实的作品的共性是朴实无华,用人物的真实心理去打动人心。
    叶两步:@雨后新山 评论给力,谢谢参与
  • 牛皮社:想起了邵洵美用吴语翻译的美国畅销小说《碧眼儿日记》(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画风是这样的:

    巴黎是好得来。陶老三(Dorothy)昨日搭奴一淘到仔巴黎哉,真正好得来。法国人实头好得来。
  • 半溪烟水:最难理解的是张恨水。他写的《金粉世家》是老北京的故事,但偏偏就没有北京味。
    叶两步:张恨水,出生在安徽。10岁到江西黎川读书,1912年,因为家道中落,张恨水随母亲回到潜山,同年底考入苏州蒙藏垦殖学校。1914年,十九岁的张恨水到汉口投靠在报馆工作的本家叔伯张犀草,开始了媒体生涯。1918年,张恨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任总编辑兼文艺副刊。

    看他的生活工作轨迹,主要在江南。
  • 雅俗儿的手帐:一方水土养一方作家,每个作家都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将自己所闻所见付诸笔尖,娓娓道来。让北方人看到了南方人的生活,也让南方人看到了北方人的习性,从而明了,同为中国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命之旅。
    同理,就全世界而言,东方的文学魅力影响着西方人,而西方的亦是如此。
    感谢文学
  • 澜澜orchid:萌新想参加,请问一下,是必须要先在微信加社群对吗?
    驿路奇奇: @澜澜orchid 来啊,行动起来
    叶两步:@澜澜orchid 谢谢你们的积极参与
    叶两步:@澜澜orchid 在评论区,也可以
  • 子风藤:聊聊北京话和东北话吧。
    我看过的书不多,作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东北人,我对北京话,和东北话出现在小说中比较敏感。正如老叶说的,老舍作为一个正宗的北京人,还是个正儿巴经的旗人,他的作品里浓浓的北京味,也只有最地道的北京人才能把《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这些经典作品演绎的纯正地道。作为一个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东北人,我对北京话已经非常的熟悉,越熟悉越感到北京话作为标准普通话的原声,其实是源自东北话的。
    对于这个想法,最初只是感觉,后来就变成了怀疑,我是一个问题宝宝,所以我总喜欢刨根问底。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资料。
    《红楼梦》是生活在康雍乾年间的旗人曹雪芹用北京话写的,我们可以看出,旗人进京仅几十年到一百年,汉语已掌握得如此纯熟,达到了中国文学的顶峰,成就超过了所有汉人小说。这充分证明旗人所说的汉语并非进北京时“艰难模仿汉语”才学会的,而是早在进京之前几百年在东北时就已经充分掌握了,否则不可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话是满人入关从东北带进来的。
    那问题来了,满人的东北话汉语是哪儿来的?
    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族政权后金之所以成为后金,就是它承认自己是金朝的后裔。金朝把北宋打到南宋占据北京城的时候,金朝的贵族们就开始使用汉语了。当金朝被忽必烈带着蒙古铁骑赶出北京,逃到东北老家的时候,他们就把汉语带回了东北。
    所以我们又有理由相信,东北话是源自北京话的。
    那么这被金人带回东北的北京话又源自哪儿呢?
    北京作为幽燕故地,其实和周边的河北早就融为一体的了,而临近的东北也是在不断的进行人口流动的变迁融合。其中语言的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语言这个交流工具,在实际运用中是口口相传的,形成一个语言习惯和口音味道,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融入发展改变的。所以其实所谓东北话,河北话尤其是承德往北,以及北京话,其实是同宗同源的。
    就如同西南的云贵川,口音大致相当,东南的两广,口音不分彼此。陕甘宁和内蒙西北话基本雷同,晋察冀和内蒙中部的口音基本一致。苏北地区的徐州口音和山东菏泽河南新乡安徽亳州的口音极为相似。
    说说,跑题了........
    叶两步:@子风藤 大山就是这样侃的
    子风藤:@叶老巫 好像写跑题了
    叶两步:@子风藤 威武子风
  • 6c86c076edef:鲁迅的小说故事设定一般都是在浙东小镇,乌蓬船、咸亨酒店、孔乙己、祥林嫂、闰土、七斤……他的语言也带有浓郁的江南韵味。
    汪曾祺的小说带有悠悠的水
    6c86c076edef:汪曾祺曾说过,为什么我的作品带水,即使不写水,也带有水的感觉。因为他的家乡是水乡高邮,水边长大,水影响了性格,也影响了作品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日常接触的人,经历的事,沉淀在他们的记忆中,这些人这些事最能够触动他们心中的情感,就像我们不管走到哪里,学哪种语言,底色都是小时候学的家乡方言。
  • 驿路奇奇:大冯的《俗世奇人》有着天津卫特有的文化风貌
    驿路奇奇: @叶老巫 哈哈哈,你不该生在江南
    叶两步:@驿路奇奇 冯骥才,是我的偶像。
  • 牛皮社:这个话题不简单。作者的地域属性,往往会影响到作品的性格。更严重些的,比如《红楼梦》中那些或南或北的描写,甚至引发后人对书作者是谁产生分歧。
  • 丹菡:一方水土自会有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及习惯,呈现出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虽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笔下所书背景,人物特点往往会来自我们熟悉的人事物,因而来自不同地域的作者,其所书文章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 在水一方含:沙发
    叶两步:@在水一方含 谢谢参与

本文标题:【谈写作群活动】话题||聊一聊小说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ml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