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记录--《枪炮、病菌与钢铁》之二

学习记录--《枪炮、病菌与钢铁》之二

作者: 菀禾_Diana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22:00 被阅读0次

三、“最优分裂原则”

我们可以把戴蒙德的这本书看成是一部很有趣的人类演进文明的简史,戴蒙德从几千年前人类的演化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和现代文明体的进化。

那么,这本书的其中有一些章节读来也非常有意思。因为在研究人类文明进步的时候,你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以后,为什么是欧洲人,而不是东方的中国人或者印度人,成为新的文明发展演化的主宰者?

这个问题就跟耶利所提出的白人跟黑人对人类文明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是一样的,这也是一个世纪性问题,是东方人和西方人不断在回答的一个问题。

戴蒙德在书中讲到了中国的早慧,中国人最早“驯化”了粟,驯化了猪、狗、鸡和水牛,然后在早期形成了全球文明体中,一个非常庞大的文明标本模型和文明形态,那么为什么最近200年来,在工业革命发展时期中反倒会落后?

戴蒙德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叫“最优分裂原则”。他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遵循丛林法则,文明自身的进化是在不断的接受外来挑战的情况下发生的。

欧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小的民族,它的地理环境的沟通非常困难,所以欧洲长期以来处在相对分裂的状态。

那么在戴蒙德看来,因为有分裂,所以有竞争,所以人必须要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

那相对中国,大一统以后,在200年300年时间里面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文明结构。在彭慕兰的“大分流理论”的这些书里面读到过这个情况,长期的超稳定结构造成了这个民族的一种内卷式发展逻辑。

所以在文明进步中,戴蒙德提出说,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中发展得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记录--《枪炮、病菌与钢铁》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oq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