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天气会下雨吗?孩子问妈妈。
不会!妈妈回答。
太好了,我们可以上农耕课。孩子很开心。
冬至开始的一九,如果不做事,揣在兜里手会舒服一点。
孩子们却出手了。
四二班的孩子继续原来三组编制:大地耕牛组碎枝,大鱼海棠组运送碎过的树枝,大鹏翱翔组的用砍刀把粗细树枝分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热气腾腾、意志昂扬。其中,大鹏翱翔组的孩子问:老师,我们下节课还可以当“刀客”吗?
“刀客”是根据他们的工种内容取的代号。
同样的内容还会再上两次,但每组的工作内容会交换。我们还会把另外两个代号也取好叫上,比如:
运输叫押镖
碎枝叫铁砂掌
孩子,很多年以后你们可以说,自己的农耕课是武侠迷老师教的。






三二班的孩子栽种了土豆,张斌老师带着他们认识芽眼。孩子们数得不亦乐乎,我的土豆有11个芽眼,我的土豆也是,我的土豆只有3个芽眼,我的土豆为啥没有芽眼?哦,拿错了,这是石头。
播种土豆之前,张斌老师还给孩子们讲了“梁亭窃灌”的故事: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同样的故事,我们也在三一班开讲。因为,两个班六个组分别工作的六条垄彼此挨着,这样的好处时一个班上课时两条垄沟都可以站着学生工作,有利于他们施展拳脚。但如何照顾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成为问题。在之前的课上,有不少学生忙着自己的工作,却疏忽了留意周边的情况,踩到别人的地,踩坏别人的苗。
听过故事的学生说:我们都是梁国人。
后勤的朋友在门口修理行道树,电话打到农场说,砍下来的树木有造型有分量,农场需不需要。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们计划修建问道和主路之间连接的部分,用梅花桩来实现。过去的一个周,走到校园的多个角落,都希望能发现做梅花桩的材料,可却有心而不得,正踌躇不行时后勤朋友送来这份大礼,他们真是送来的,用三轮车一车车拉上来,这减少了我们自己去人工抗抬的工作。
后勤师傅做好事做到底,把树木拉上来,还用油锯锯开;还给我们建议,哪一部分可以拿来栽起来,如何栽能活。徐添老师拿了其中的几节纵向剖开,放在一边晾干,准备拿来挖圆形蜂箱。
张斌老师和朋友们挖了坑,掏来稀泥巴,把树状放进坑里栽起来,再用塑料膜把上面的创口盖住。然后等这些生命——老树发新枝。

本周我们开始摆摊路演筹款,推介社群的朋友们关注参与“厨余变堆肥”活动,准备了厨余桶供他们选购,我们想把堆肥做得更多数量,更好质量,因此需要一些必须的物品,比如一台小型挖机来勤翻堆肥(目前都是农场有限的人手每周固定翻一次),为此我们向社群发起众筹。目前是众人拾柴,万涓成河的状态,一切在慢慢聚发,慢慢生发。
文/唐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