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这是没有地外生物侵略的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之后智慧生物必然会开始向另一个星球转移,而他们能否再面临下一次生物大灭绝,那就要看这些智慧生物能不能到达科学家所说的新的宜居地带了。
在智慧生物对于世界的认知从整体感应总结与微小物质性质归类相结合开始之前,智慧生物会开始人为的构设起保障健康的设备,设备会通过对物质性质的甄别,将对人有益的物质和有害的物质区分出来。而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将物质种类进行控制的行为会使得一些处于可以转化为生物躯体和没能转化为生物躯体的物质被判定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被排除到大自然之中。
这种性质处于模糊期的物质加入到自然界中会使得一些不能加入到人体构成的物质有机会加入到生物体的构成之中,那些在人类进行物质改造的过程中流出来的废料因为这些模糊期物质而有机会加入到生物体的构成中,进而形成新的生物基础排列。
我说过蕴含更多物质种类的生物承受外界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强的理论是在物质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结果,而到达这个结果之前,生物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规模的不良变异,这就是现代人能看到的那些生物因为垃圾胡乱排放而出现变异的情况。
新物种的出现必定会对原来的生物产生冲击,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物种,相互猎杀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人类构建的社会中,人类将废料排除,而在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中,生物将这些废料吸收,这就会逐渐使自然界的生物划分出只吸收有益物质的人类社会生物与有益有害物质共同吸收的自然区域生物。
这种将物质人为划分出差异的行动会使自然界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会造成气候出现剧变,在起初人类阻隔有害物质能力较差时,人类会承受一些自然的反噬,然后身体承受自然冲击的能力略微提高,但是随着人类阻隔自然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强之后,人类就会避免这种自然冲击带来的物质中和,这样会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区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则会造成生物的分化以及一些融合废料的生物进入到人类社会将污染淡化,这个污染淡化过程就是形成新的生物病毒,这个过程中因为人类身体的承受能力比其他生物要弱,所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人类的大量死亡,而且只能等病毒中的物质在接触更多的人类以后将有害物质平衡到人类可以适应的程度才能解除警报。
冲突再进一步加剧的时候,人类的数量不足以通过淡化来化解病毒冲击的时候,人类就不得不开始转移到别的星球来寻求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是人类和野兽共同经历的,只不过第五次之后,新的生物会越来越多,前一代智慧生物能到达这个阶段也是进入到了发展瓶颈期,化解人与自然冲突的正确方式即使已经找到也只能等待到达下一个星球才能实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