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压力它是怎么发生的,也就是压力的产生机制是怎样的,对我们进行压力管理非常有用。
首先,来想一个让你感到有压力的场景,职场上的,可能会是某天领导突然阴沉着脸,什么都没有说,就直接叫你进他的办公室,这时候,你会不会感到有压力?写作上的,比如现在距离日更结束时间不到半小时,假如我的娃突然醒了,我肯定会感到非常有压力。又或者被人点名临场发言,什么都没准备,会不会有压力?

然后,再试着分析下,在这些情况下,之所以产生压力,是因为什么呢?
是因为老板在让你去他办公室的时候,在娃醒来叫妈妈的时候,在被点名要发言的时候,大脑已经自动产生了很多想法,并且迅速进行了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压力的产生过程。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认为,压力的产生要经过四步:首先是外界压力源的出现,经过中间的两次主观的评估,最后才是我们感知到的压力。还是直接上图,比较直观。

一步一步来分析,压力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事件或者某种情境。即压力源,它是客观的外在条件。比如压力源可能是被领导临时叫去办公室谈话。
然后,第二步,我们对这个事件或情景进行初级评估,判断这个压力源对我们是否重要,是否构成威胁。比如说,距离日更结束还有不到半小时,娃突然醒了,这件事情会直接影响到我能否完成日更,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天的日更对我来说很重要,它将决定明天不是从0开始。所以,初级评估的结果就是,我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今天的日更任务。
接着,第三步是次级评估,也就是将解决压力的所需资源,与我们自身已有的资源进行比较,判断我们是否能够应对威胁,比如,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我老公刚好在娃身边,那么我不会有什么压力,我可以先迅速地码完字然后再去照顾孩子,但如果老公恰好不在娃身边,那么,我就要先去照顾娃,那么,时间不足我将感到压力巨大!

第四步,在经过2次评估后,如果压力源对我们构成威胁,同时,我们应对这种威胁的资源不足时,就会形成了外部要求与自身拥有的不平衡,也就是压力,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压力反应,可能是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头疼、焦虑等等。
明白了压力的产生机制,聪明如你,可能就知道我们进行压力管理,其实需要关注的是2次评估,一次是判断压力源对我们来说是不是重要的,是不是一个威胁,另一次是,第3步的次级评估,判断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应对或处理威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