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你的满月照,到半岁照,我都配了一些句子,以免显得单薄。
这些句子,有的是名人名言,有的是诗歌谚语,有的是我写给你的话。
你的周岁纪念照,自然不能例外。
但是工作一忙,容易忘记,就这么着拖了很久。
这几天翻你的照片和小视频,恍惚间才发觉,你竟然已经从襁褓里的小婴孩,长成到牙牙学语可以独立行走的小姑娘了。
时间,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所以不可以一拖再拖。
2.
还是用纪伯伦开篇吧,一直记得他的忠告,“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一直记得,并不代表真的能够始终坚持。
大多数人都是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失了本心。
所谓“不忘初心”,有时只是对自己的麻痹和安慰。
走得远了,走得长了,你还真能记得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样吗?
当然,所谓“初心”,也未必对。
世事无常,经常印证出我们的幼稚、软弱和少智。
未必对(或者未必适合)的初心,我们自然不必坚持,自然也无需为未能坚持初心而懊悔。
蒋勋说,“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而我们匆匆忙忙,都还在路上。”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确立、肯定自己的“初心”,我们也就只能风雨兼程。
3.
为了你,我们会尽力给出我们最好的。
但这种尽力,有时候会受限于人生的种种,又很难说是最好。
我们给你的所谓“最好”,往往都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
阿德勒说,“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能完美,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目标’去做补偿,以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越感,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所说的追求,是积极的,有正向的价值。
人们往往就是通过这种“追求”,实现对家庭、出身和成长的超越。
而你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并不总是阳光灿烂,鲜花满地。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你遇到的可能是老鼠,蟑螂,牛粪和污泥。
4.
你并非天生異稟,不可能做到“众人皆醉你独醒,举世皆浊你独清”。
所谓众人皆醉,可能是装睡而已。
所谓举世皆浊,可能是自我抹黑。
所以,你若自以为“独醒”、“独清”,要么是被误导,要么是自误。
《大明王朝1566》里,何茂才对海瑞说:为官者,要和光同尘。
何止为官呢,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也是如此,往往也只能如此。
渔父清醒的认知到这一点,所以才对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有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信仰和原则。
当信仰和原则与世不容时,他选择投江。
这是一种精神,清洁而高贵。
塞林格评价这种勇于牺牲说,——“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我相信他并没有嘲讽和恶意,事实上我觉得这句话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
因为所谓成熟,接近于圆融、隐藏和世故,它本身也需要一种高级的智慧。
屈原和《赵氏孤儿》里的程婴,有时候是很难比较高下的。
5.
有人说,世界由现实主义者维系,但总归要靠理想主义者改变。
我以为,反之亦然,——世界靠理想主义者改变,但终归由现实主义者维系。
现实主义者并不意味着低智、偏执和思想贫乏。——有智商洁癖和精神洁癖的王小波将此视之为世间最大的邪恶,这有点儿绝对。
我在一定程度上赞同他的后半句话,——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通常更堪信任。
我之所以不是全部赞同,关键在于,我认为他还没有真正触及到一个人之所以值得信任和信赖的实质性所在。
从终极的意义上考察,一个人值得信任和信赖,不取决于(或者说不单纯取决于)智慧或者智商,而取决于道德的坚守和坚持。
相比较之下,我更愿意和村上春树达成一致。
他说:“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
6.
王小波非常睿智,他对人性的洞悉,人生真相的体察,可以直追鲁迅。
因此,曾经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说,“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但很多人其实是被王小波误导的,或者说,很多人是误读了王小波的。
王小波的言词和理念,有一定的普世性,但肯定不会是完全的普世性。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它们都建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时代的生活经验,不能一概而论。
杨绛先生对此曾深刻的剖析道,——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年轻人很容易被专家、权威或者我们尊奉的人带节奏,这很正常。
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他们的言论和作品所传递的感受,所倡导的理念,通常是有局限性的,——结论的成立,一定需要前提和条件。
他们未必是在欺骗我们,只是我们容易忽略那些前提和条件罢了。
之所以会容易忽略,这又源于我们缺乏批判的武器,并缺乏以批判的武器进行批判的能力。
这种武器,就是辩证法。
7.
掌握了辩证法,我们就不会褊狭和极端。
比如,对爱情的认知,张爱玲就抓住了它在时间逻辑上的辩证性。她说,——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
又比如,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写到,殷素素在自戕之前对儿子张无忌说:“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如果把这句话里的“女人”换成“男人”,其实亦无不可的。
——这是角度的反转,而不仅仅是一个名词的替代。
佛法里充满了辩证法,这是我亲近佛家和佛法的原因。
比如,弘一法师分析祸患与得利之间的关系时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这一观点,用佛家的话来说叫做“禅机”。
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辩证法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8.
佛法在辩证法的通透之外,自带一种澄明的境界,这似乎是辩证法自身所不具备的。
仍然是弘一法师,他在临终时留下偈语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它又让我想起,《射雕英雄传》里全真七子之一的谭处端,临终时说道“手握灵珠常奋笔,心开天籁不吹箫”。
这是对入世和出世完美结合的领悟,而谭处端是道教人物。
道家的澄明,其实并不输于佛家。
以养蜂为业的诗人李小建,写过一首《雨来》,就极具道家御风而行的出世感:
寒夜来的时候,没有半点声响。
就像在古代,
一个隐士,
走很远的路去见另一个隐士。
他们盘膝坐在河边,
听着晚风,
梳拂过竹海,
内心干净得像等水填满的空碗。
附:周岁纪念照句子
1.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纪伯伦
2.山河平静辽阔,无一点贪嗔痴爱,而我们匆匆忙忙,都还在路上。 --蒋勋
3.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能完美,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目标”去做补偿,以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越感,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阿德勒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
5.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王小波
6.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
7.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王小波
8.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张爱玲
9.殷素素对张无忌说:“孩儿,你长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我认为:把这句话里的“女人”换成“男人”,亦无不可。
10.使人觉得遥远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两三件不可挽回的事。——博尔赫斯
11.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马尔克斯
12.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村上春树
13.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李叔同
14.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李叔同
15.寒夜来的时候,没有半点声响。就像在古代,一个隐士,走很远的路去见另一个隐士。他们盘膝坐在河边,听着晚风,梳拂过竹海,内心干净得像等水填满的空碗。——李小建·《雨来》
16.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周国平
17.我们与生俱来就会寻找,与自身信仰相契合的证据,且会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尼科尔斯
18.世界由现实主义者维系,但总归要靠理想主义者改变。反之亦然:世界靠理想主义者改变,但总归由现实主义者维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