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峰,今天继续来总结粥左罗《学会写作》一书中关于“快速输出初稿”的方法论,希望你能继续喜欢。前面文章中我已经输出了大量的写作笔记干货,热爱学习和写作的你向前翻阅,即可查看。
1、为什么不能等你想清楚了再写?
写作是动态的,不可能静态地想清楚。
“想多久”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拖延多久”,请立马写下第一句话、第一段。空想100句,不如写下第1句。
推进思维:不要站在原地,要坚持向前“拱”,因为停下来了你会发呆。
人人都会有写作恐惧,那么该如何克服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坐下来,先写5分钟再说。对写作的恐惧,会随着拖延变得愈加严重,只要你开始了,恐惧自然就少了。
先完成再完美,先写完再修改。没有人能一次完美,好文章是一遍一遍地改出来的。
2、为什么我们的文章信息量要足够大?
信息总量,就是文章厚度。它代表着你分享了多少知识、多少认知、解释是否全面、故事描述是否详细。
读者的时间是宝贵的,每一个读者都渴望在单位时间里能够获取更多信息。信息价值不大的文章,很难触动用户参与互动和转发。
写作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所谓“加法”,要尽可能多地增加信息总量。所谓“减法”,是指尽可能地提升价值密度。
3、如何做加法才能提高信息总量呢?
把不该省略的信息补充完整,该解释的概念一定要解释,该提及的人和事要说清楚。信息完整,读者读起来才会更加流畅。
把已有信息,尽量写得详细,不断突然断片。
增加对观点的论述,增加描述事情的维度。增加论点和论据,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增量手段。
增加论据,给每个论点多几个不同的论据。
4、如何做减法才能提升价值密度呢?
文章价值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篇幅里所能提供的价值量。价值密度越高,用户吸收效率也将越高。
聚集主题,删掉无关的论点和论据。“减大”——减去整体中无关的结构,“减小”——从局部减去无关的词句。
把相似的论点进行合并,把同质的案例替换成不同维度的案例,删掉啰嗦、重复的表达,删掉那些不用说用户就能知道的结论,删掉同一表达的正面肯定或反而否定。这些做法,实际上都是“去重”,你的重复和啰嗦,正在谋财害命,因为用户的时间就是生命。
从头至尾,精简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删掉不必要的人称代词,删掉不必要的因果关联词,删掉多余的“了”“是”“的”等词,删掉重复、累赘的用词。做一个文章极客,用心去精简每一个句子。
5、如何让文章逻辑严谨、更有说服力呢?
顺理成章的条理清晰的符合规律的文章,才能令人信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令人信服呢?
(1)结论先行。先写结论再解释原因,先提目标再给方法,先整体说明再展开论述。用演绎推理法来构思文章逻辑,再用归纳推理法来实际呈现。
(2)信息归类。所有信息要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
(3)信息排序。按信息的重要程度来排序,按信息的因果关系来排序(先写果后写因),按信息结构关系来排序(由内部到外部、由上至下、由整体至局部、并列),按时间先后来排序,按递进关系来排序(事情推进顺序、步骤顺序)等。
(4)删掉导致逻辑干扰的信息,比如那些与主题无关、干扰逻辑的信息。
6、如何让文章论证精彩且充满愉悦感呢?
什么是“讲道理”?即抛出论点。什么是“摆事实”?即拿出案例来证明论点。
一篇优秀的令人愉悦的的新媒体文章,必须有精彩的论点,且有精彩的案例。做到“对”、“精”、“绝”。
(1)观点对口:让读者认可你的观点。核心观点和分论点,构成了文章的骨架结构。你的观点要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与读者有关,替读者发声。你的观点要颠覆认知,提供新知、颠覆旧知,有新角度。
(2)论据有力:支撑观点的论据要精辟。论据要真实,论据要充分且完整,论据要典型、广泛被认可且没有分歧,论据要新鲜(角度新、故事新、意义新),论据要犀利、一针见血、撼动人心。
(3)案例精彩:你选择的案例和故事要足够精彩。所选案例是大众可理解的知道的、不冷门、不生僻。案例要直接与主题论点有关、不跑题。
如何培养自己的案例能力呢?刻意主动收集符合自己写作方向的案例,刻意思考这些案例该怎么用。
7、如何修改文章、提升成稿效果呢?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切初稿都是狗屎。那么该如何把“狗屎”改出花儿来呢?
(1)通读全文、打磨框架。检查是否有跑题,检查开头和结尾,打磨小标题。换位思考,检查开头是否足够吸引读者,检查结尾是否扣题、是否刺激了读者参与互动转发。检查小标题与主题是否关联、是否吸人眼球、是否存在逻辑顺序问题。
(2)修改文章,就是改思想和想法。果断修改那些与文章主题、立意和价值观不符的内容。好文章不仅要底层逻辑上立得住,还要价值观正确。避免出现负能量的负面的价值导向。
(3)逐字逐句、删词改句,对细节进行修改。删掉一切没有意义的虚词、副词和形容词。把文中用词不当的改得恰当。“删”是除草,“改”是呵护禾苗。
(4)从头到尾、打磨情绪,让文字能够传递情感力量。在逻辑结构和内容都清晰的基础上,还要代入场景和情感,引发用词共鸣。
(5)朗读全文、改至耳顺。让文章读起来耳顺,那么用户才能更容易阅读。你可以读给自己听,你可以读给别人听、你还可以请别人读给你听。把文章读起来,听起来耳顺了、嘴顺了、才能让读者心顺。
8、如何设计排版、提升文章读完率?
优秀的排版,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读完率。
排版设计三原则:
(1)简约美观原则,切忌复杂、花里胡哨。
(2)结构清晰原则,模块化、结构化。
(3)重点突出原则,强调重点的元素、文字和图片。
排版设计七技巧:
(1)规范字体,建议使用默认字体字号(16磅左右)。
(2)文字配色规范,正文用黑色、注释用灰色、强调用品牌色。
(3)巧用小标题,对内容分模块。
(4)段落分段规范,一段3~5行,一屏3~5段,一段最多不超过8行。
(5)重点内容突出,吸引读者注意力,提高价值获取效率,你可以在样式上下功夫,比如加底色或边框、标黑标粗、字号加大、标注品牌色等,你还可以使用引导语来导出将要被重点突出的内容,比如“请注意重点来了!”。
(6)适当配图,没图你说啥,一图胜千言。
(7)巧用“留白”的艺术,减轻阅读压力,段段之间空一行、段首不留空格、小标题的前后要留白(且上留白要大于下留白)、被注释的元素(图、视频)和文字注释之间不留白、数字和英文单词前后要使用空格留白。
9、如何克服拖延症、提高成稿速度?
拖延症正在阻碍你的写作能力。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写数千字、甚至一万字,你将创造奇迹。
动手写作之间,请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时间,养成自己习惯的写作周期。
分解写作目标,降低行动门槛——定主题、写标题、选封面图、列小标题、找素材、写开头、写初稿、打磨修改。
快速完成初稿,即时地消化灵感和创意。写完之后再修改,根据主题和框架快速填充内容。初稿开始之前,切忌有完美主义。
减少外部干扰与诱惑,把手机抛至一边去,戴上降噪耳机,尽量去办公室、咖啡厅和图书馆去写作。不要在家里、沙发上、床上写作。这可以有效提升你的专注程度。
借助外部监督,倒逼自己行动:用外界压力施压自己。
参考资源:粥左罗《学会写作》
下一篇笔记将分享写作者必备的“刻意练习”能力。欢迎收藏、持续关注!
我是海峰,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年青人,交个朋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