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作家刘娜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最危险的心态,就是既要、又要,还要。”这句话,在职场显得更加适用。就像那句话说的:你赚的钱除了包括你实际做的工作,还包括了你需要受的委屈、不公平待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份工作,“体面”“情绪价值”“赚钱”这三个词是很难同时存在的。人在职场,想要自洽,就请先放下面子,停止索取情绪价值。
这两年有个词很火,叫“整顿职场”。一群年轻人,秉着“大不了就不干了”的豪迈气魄,打着“要理解、要情绪价值”的口号,对领导的要求稍微不顺就统统拒绝。一句话,在职场中不能受委屈。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整顿来整顿去,把工作彻底整没了,把钱包彻底整空了。
在工作中受委屈,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也许是工作难度大,也许是同事的误解,也许是领导不近人情……但不会有人因为你委屈就同情你。一味宣泄自己的情绪,只会让别人觉得你无能。一味任由自己崩溃,最后只会徒留一地的残局。
莫言曾说:“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受伤在所难免,唯有吞下委屈,熬过去,才能挣到你想要的钱。
成年人的世界,各人有各人的风雪。我们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体面且光鲜。但其实,扒开了看也是麻烦堆积着麻烦,压力堆叠着压力。哪有什么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不过是背后的压力和努力不为人知罢了。
作家李睿秋提出一个观点:人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线任务。如果你的主线任务是搞钱,那么情绪价值,体面,甚至成长都可以适当忽略。
李雪琴曾在综艺里说:“我不相信无条件的爱,也不相信有意义的工作,只有挣钱让我有安全感。我的快乐来自我每挣一笔钱,我的朋友我的亲人在生病的时候,我可以多拿一份钱给他。”工作实苦,但工资可以治愈这份苦。被领导骂时,想想这个月的奖金可以给妻儿买上喜欢的礼物;感到压力时,想想今年的存款足以给父母晚年更多的保障。你要知道:面子是虚的,情绪价值也是虚的,你能赚到多少钱才是实打实的。当你挣的钱足够多时,再多的委屈它也能帮你熨平。
罗翔曾说:“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有限的人与事物,永远无法承载我们无限的期待。”其实,很多人的职场生涯之所以失意,就是因为对工作期待太多。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只是维持生活的手段。收起对工作的期待,把精力放在自身,才是一个人在职场最智慧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