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没用——就是句屁话
再好的大学也有渣子,再烂的大学也能出人才。
1.
8号下午17点,随着一阵刺耳的铃声,2017年全国大部分省市高考结束,940万考生结束了一段“苦不堪言”的岁月,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开始,大学或者是社会。
2008年我国高考人数出现了历史最高值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最近几年跌幅平稳,根据适龄人口统计,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基本探底,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出现一个L形的状态。
据公开数据显示,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时间里,每年参加高考人数已达近千万,高校录取率也从最初的5%逐渐增加到现在的75%左右。
一个看似矛盾的数据对比,赤裸裸的展现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高考录取率近乎在逐年增长,而高考人数却在呈下降趋势,当然,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有一种蔚然成势的说法——大学无用论在逐渐左右人心,不得不值得思考。
2.
有这样的一个笑话:你考上了大学不一定能毕业,毕业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不一定能赚钱,赚钱不一定能买房子,买房子不一定能找到女朋友,找到女朋友不一定能结婚,结婚不一定能生孩子,生孩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虽是调侃,也不得不面对大多数毕业生如今面临的尴尬局面。
大学未扩招时,实行工作分配,那时的大学生真可谓考上大学,一生不愁,再不济,你毕业后可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如今,多少大学生被市场经济的筛网拒之门外,举目四望,满是荒凉。
久而久之,在物质充裕、财富决定价值的现在,大学无用论也随之弥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大学即失业,还不如早四年去挣钱。避免大学毕业时的“悔不当初”。
3.
我为什么上大学?为的是结束老吴家不曾出过大学生的历史?为的是圆父母他们不曾实现的大学梦?为的是人模人样的介绍自己是高等学府的学生?
上大学,究竟为了什么呢?为的是成熟年少轻狂的心智,为的是见识不曾看过的诗和远方,为的是学习一门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专业,最重要的是为了在相对丰富、优势的平台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4.
读不读大学的区别是:
你可以因为我上了大学却和你
一样而嘲笑我;
我不会因为你没念过大学产生
的不一样而去嘲笑你。
能认识未来几十年
最重要的朋友
能分辨哪些人是
自己一辈子都不会交往的人。
能集中解决很多困惑,
形成自己的原则与思维方式,
并开始学着拒绝。
知道做个任何人
都不得罪的人并非好事
有人认同,有人反对
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才是精彩的人生
明白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牛B的人
便有了靠近的动力
更高的教育
给了我们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
建立自己价值观的可能
上大学后,需要努力才能有成绩;
没上大学,我们依然需要奋斗
别对读书丧失信心
成长的路上
只有奋斗才能给你最大的安全感
正如著名作家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所讲: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