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我的1997
上世纪二十年代,西北小城。1997年的中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所以邹海宁对于那一年发生的事情记忆深刻。这一年改变了三个女孩的一生。
在普通高中读高三的邹海宁,每日骑着二八的破自行车奔波于学校和家里,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迷茫。
在一个普通冬日的晚上,海宁接到桂花打来的电话
“宁,我爸爸没熬住,已经走了,来陪陪我吧”。
桂花的父亲是一个货车司机,平时比较贪杯,肝癌晚期。听着桂花悲伤的、干巴巴的声音从电话线另一端传过来,海宁心里涌上怜惜之情。简单收拾了一下,海宁向在客厅和弟弟看电视的妈妈说要去陪桂花,妈妈“哦”了一声就不再搭理她。
来到桂花家,银娣已经到了。三个女生挤在桂花的小床上陪桂花哭泣,瞪着哭红的双眼,桂花说了一番当时令海宁惊世骇俗的话来。
“我爸没了,我的保护伞也没了,我妈说了,让我去挣钱养家,不管用什么方式。”
作为和桂花小学六年都在一起的发小,海宁和银娣打小就是桂花的陪衬,桂花天资聪颖,长得又漂亮。一直都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纪文章就经常刊登在报刊杂志,一路保送进了市重点中学。海宁甚至感激桂花一直把她当作朋友。
这个女儿是爸爸的骄傲,虽然家庭条件很普通,只要有好东西,爸爸一定紧着女儿,他发誓砸锅卖铁也要把女儿供出来,学能上到哪里就供到哪里。有爸爸的这一份宠爱,桂花一直都是骄傲的,有底气的。可是这家里的顶梁柱一倒,街道办工厂下岗的妈妈就把生活的重担压到了这个女儿身上。家里还有个退伍后工作没着落的哥哥。
生活的残酷之处在于,它拿走你珍贵的东西时,连招呼也不会和你打。
哭累了,银娣嗡声嗡气地说“我一姐们去年去上海夜总会工作,能挣好多钱,年后咱俩一起去吧,早不想在那个破火锅店干了,海宁,等你高考完来找我们。”在她俩的讨论声中海宁沉沉的睡了过去……
海宁回去后开始疯狂的学习,要想离开这个家,只有考出去。海宁不想去上海的夜总会,第一是她认为自己不够漂亮,吃不了这碗饭。第二是实在豁不出去。三人中最怂的就是她。
从小到大海宁都生活的极其压抑,爸爸身体不好,早早病退在家,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话也很少。妈妈性格乖戾,在外人面前还好,回到家里对于爸爸和自己各种怨怼,甚至都不拿正眼看自己。只有看到弟弟才能展颜。海宁一度猜测自己是她亲生的吗?这个事情到最后也得到了证实。
桂花在结束了高三倒数第二个学期的学业后,在各科老师的惋惜声中去办理了退学手续。也与那个家世颇好的优秀初恋作了告别。同时桂花与自己生命中最后的美好作了告别。
旧历新年前的这段日子,桂花来到银娣打工的火锅店工作,这个与工作环境格格不入的冷美人引起了一位客人的注意。某部队二十七岁的年轻军官王向东对桂花展开了疯狂追求,桂花根本懒得搭理他。鲜花、情书,追求攻势一波比一波猛烈,火锅店的小姑娘们嫉妒得要死,当然包括银娣。
“我愿意为你付出所有。”
这句话打动了桂花,和这个相貌平平的王向东交往,自己就可以不用去上海的夜总会讨生活了吧。桂花抓住了这根稻草,在得知王向东的父亲是某部队司令后,她提出几点要求作为交换条件“第一,资助自己继续学业(被拒绝,以落实一个好工作交换)第二,给哥哥安排一个工作。第三,给哥哥的女友家里把聘礼交了。王司令得知勃然大怒,大发雷霆,可这怎么能浇熄儿子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
失去了一起去上海夜总会工作的伙伴,银娣是失落的,不过她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目标:找一个军官。过桂花那样的生活,有目标的生活让人充满了甜蜜的期待......
火热的七月过后,海宁收到了邻市一个三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三人相约一起过十八岁的生日,同时为海宁践行。三人穿上最喜欢的衣服,在市里最繁华的天桥留了一张影,美丽的桂花站在中间,海宁与银娣站两侧。
“你们的梦想是什么?”银娣问。
“我想当一只美丽的金丝雀”桂花说。
“我啊……我宁可坐在真皮沙发里哭,也不愿坐在木头凳子上笑!”海宁说。多年后,在一档婚恋节目中听见一个女嘉宾的“宝马自行车论”海宁就嗤之以鼻的想“十年前我就说过了啊。”
“我只要很多的钱”。银娣振振有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