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与父辈》-1908B1

读《我与父辈》-1908B1

作者: 昆仑的石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09:52 被阅读0次

总体评价:

5颗星/5颗星。写作真诚富含感情,与作者不同的年代,相似的历程。

阅读时间:

5.5H(微信读书显示的时间)。

相较于读专业一点的书,读《我与父辈》轻松了一些,遇到不懂的字不用向学习英语样都查遍出来;可是,后者让我给予更多的专注和独有的泪水。

书的内容介绍了作者的年代经历,以及他与父亲、大伯、四叔的情感,读之下来,感受更多的是歉疚和想念。父辈的老去,总是在我们越发成熟的路上;当有意识为父辈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已然不再年轻甚至已经不在。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写作时喷薄而出的情感,比如10元一场的包场电影,已经让作者写就的歉意十足;我自己不知道是否也有同样的行径让父母多了一些遗憾,好在,我的父母仍还健在。

年代的经历总能给人以一些特殊的记忆。我有时候就会在想,当像作者一样年代的人逝去的时候,对于那个年代,我父母也经历的年代,我自己感兴趣的年代,是否还可以被记录、被回忆的如此动情与真实。因我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缘由,我对作者的年代及其感兴趣,以致还没怎么看正文,目录已经足够吸引我了。作者对于父辈的记录,也萌生了我自己对于我所生活的年代、我与父辈的记忆;我自己现在依然有很多片段已忘却,在读的过程中也能从深处翻腾出小时候打麦、盖房等的回忆,我不知道再过些时日,这些记忆是否会散去,尤其是有关父母的记忆会散去,我害怕这些散去。

和作者不同的是,我是出生在八十年代末、成长在九十年代后的农村;相同的是,也有书中描述的大伯和叔叔,虽然没有经历过度劳作,但也算是经历过农村的夏种秋收,知道粮食背后的艰辛。当成人以后,外出上学与工作,渐渐的远离了家乡,与父辈,与农村,与记忆,脱离了,也有对父辈的歉意与思念,和作者与目前两三天的电话一样,我也是两三天便于父母通一次电话,闲聊也好,嘱咐也罢,听听声音以慰藉下自己。

从此,也给我自己了一个目标:从我将要消失的记忆中,以我自己的年代经历,记录下我与父辈。不是目标,是情感归属。

以下是《我与父辈》摘抄,读之时感动,思之时流泪:

相关文章

  • 读《我与父辈》-1908B1

    总体评价: 5颗星/5颗星。写作真诚富含感情,与作者不同的年代,相似的历程。 阅读时间: 5.5H(微信读书显示的...

  • 断裂------读《我与父辈》

    阎连科先生在《我与父辈》中叙述了他与父亲、大伯、四叔一代人之间深沉而无声的爱。作者深情讴歌了中原农村的质朴人...

  • 读《我与父辈》感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我在看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这本书后更深刻体会到的。书的名字很平常,以至于放在我的书架很久都没兴...

  • 读阎连科《我与父辈》

    之前在手机上读过一次。那时读到军旅中的我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与妻速赶回来看望进入场院时的情形,直奔父亲病榻前,父亲用...

  • 读阎连科《我与父辈》4

    这本“薄薄的”《我与父辈》,让我读得认真不忍放手的样。使得我的脑海中,对阎连科及他的家庭家族有了一份大概的了解。因...

  • 《我与父辈》

    上数三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生于山村,或长于小镇,那些自由驰骋的童年往事和乡里乡亲的乡土...

  • 我与父辈

    《我与父辈》 他写到:“那是我人生中最辛苦的岁月,每每提起,都会唏嘘欷歔掉泪。 每天天不亮的时候,我们弟兄就早早起...

  • 我与父辈

    农村篇 两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我与父辈》,好似在中学时读过这本书的选节。可能当时年龄还小,又或者还没有真正...

  • 我与父辈

    《壹》 年二十八清晨,我在一片烟雨迷蒙中挥别众友,抱着欣喜与雀跃,在朋友的一路护送下,回到新化,接受母亲指派的重要...

  • 我与父辈

    文/张一一 印象中爷爷的样子。 沉默寡言,对奶奶言听计从。 年幼时,爷爷留给我的印象是他干瘦的面颊,略微佝偻的背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父辈》-1908B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s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