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凡凡第一天上小学,昨天晚上开始,她就问,小学好不好?作业多不多?我回答:不知道呢,这需要你去体验,参与的越多,越可能感受出来吧。作业的话,放学后可以跟妈妈来到学校,专注去做就可以了。
她想了想说:幸亏对我来说,都还不错。我问她:你听谁说过小学如何吗?她说我自己想的,有时看电视也会有。我心里是倾向于避免暗示她小学会如何。无论是好的,还是所谓的坏的,都不要给,自己体验好了。
不过,还是做了一些事实性的建设。比如告诉她只有一位老师主要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老师也不会一直跟着他们了,上课形式也和幼儿园不同了,更多需要自己去独立完成一些事。她一一过脑,没有太多表示。
昨天本是她阳历生日,因为匆忙,没有过,改为过阴历。其实开始也是有考虑,8月31日,每年开学前过生日,过完生日就开学,会影响心情。当我这么想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是自己把开学这件事负面化了。
我的不期待,差点传达给孩子,为什么开学就不能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呢?于是昨天吹了一堆气球,凡爸在气球上写着:庆祝凡凡升入小学。让她感受到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并约定,以后每年生日还是过阳历,既庆祝了生日,又迎接了新学期的开始。原来,一切都是内心的反映而已。
今天很早,凡凡醒了,这可是头一遭,她怕错过了时间。起来以后她开始检查昨晚的东西,挨个过了一遍。我知道她是有些担心的,这份担心从表面看是严谨,在内心深处是害怕做不好被责怪。从资源上来看,也是好事,起码孩子学会了做事谨慎。
到了学校门口,停下车,凡凡说:我有些害怕。我说:嗯,我看到了,可以害怕的。她继续说: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笑笑说:你担心吗?她点点头。我很开心她能把这份担心说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
我说:妈妈理解你的害怕,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凡爸也表示了理解。她说:我不想去。我回答:嗯,我理解你,你谁都不认识,所以害怕是吗?她点点头。我又说:那你试试和害怕做会朋友,也可以让她在身体里四处走走。这是一种转化的方式,任何情绪的处理,都需要先接纳。
过了一会,我问她还害怕吗,她说不怕了。其实,她知道她需要去,只是想要表达这份情绪而已。这需要我们能共情,她语言的背后不是行为结果,而是情绪表达。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凡凡并没有真的不想去,只是心里有担忧,而我们及时的表达了同理心,她就会好很多。
凡凡进去后,凡爸说:看着她进去,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要不,你也给我转化一下。我也需要成长。看着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着,我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