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挑灯夜战,一口气狂刷9张卷子!周一雄赳赳气昂昂走进考场,感觉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都在向自己招手。
结果晚上一进门,小脸垮得像苦瓜:“妈,白干了!我刷的题,考试一题都没考!”
此刻,你是家长,你咋接话?是火上浇油来一句“活该!谁让你平时不努力”?还是……有更高级的操作?
别急,有着20多年实战经验的叶雪白老师分享的“高段位家长沟通三层法”,或许能让你一句话,就让崩溃的娃重燃斗志。
叶老师说:三层信息读懂孩子,咱一定能做一个高段位的家长。
第一层,感受孩子的情绪。孩子回来说这话的背后其实是有委屈、有挫败,有期待落空的失望。孩子感慨做的题没出,肯定是没考好。孩子是遇挫了。“乖,没考理想,很挫败,是不是?”
第二层,看到孩子的辛苦。“乖,周末一口气做九张试卷,那么累那么辛苦,考试又没出,是不是很失望?”
第三层,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动机。孩子想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孩子想考得更好。如果他对成绩压根儿不在意,爱错错我才不管呢,就不会有失望。孩子失望委屈,说明孩子想学好,想考好。“乖,周末那么用功,你是个特别积极上进的孩子,特别想考好,对不对?”
当我们真正的看到孩子动机的时候,咱不会再怼孩子,咱就会心疼孩子,理解孩子,看见孩子。
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我们蹲下来的理解和看见。
当你接住了他的情绪,看到了他的辛苦,肯定了他的动机,你才会发现:原来,亲子关系才是最好的“催学剂”。毕竟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
所以,下次当孩子带着挫败感回家时,别急着当“裁判官”和“评论家”,先当那个最懂他的“自己人”。
关系到位了,你说的话,他才愿意听。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底层的逻辑。毕竟,谁不想为了那个“懂我”的人,再拼一把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