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散曲

作者: 十驾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07:23 被阅读4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歌曲在不断地向前演进,与社会土壤融合发展出诗、词等文学 样式。到了宋金对峙的历史时期,它结合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乐曲,而发展出另一种全 新的歌曲形式,即散曲。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型。据隋树森《全元散曲》的统计, 元代的小令有3853首,套数有457套,另外还有一些残曲未计算在内。小令常用于写景、 抒情,套数常用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

        元代散曲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重要时期,前期的代表人物是马致远与关汉卿等人,其艺 术风格是自然质朴的。例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游子的羁旅 行役之苦。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张可久、睢景臣等人,他们的艺术风格是工丽典雅的。例如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春日湖上》:“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 那人如玉,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 梢。”雕琢字句,运用修辞,彰显出诗词的典雅特征。

        散曲的特征:散曲的句式更是长短参差的,一句话短则一两个字,长则二三十字。例 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 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 千层锦套头?”散曲中可以有衬字,进而增加语言的通俗性与灵活性。例如钟嗣成的〔醉 太平〕《失题》:“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 (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 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最后,平仄韵在散曲里是可以通押 的。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散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歌曲在不断地向前演进,与社会土壤融合发展出诗、词等文学样式。到了宋金对峙的历史时期,它结...

  • 《中华散曲》收录赵书成散曲一首

    《中华散曲》收录赵书成散曲一首 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由中华诗词散曲工委主管,陕西省散曲学会主办的《中华散曲》第十三...

  •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六)元诗、散曲、杂剧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六)元诗、散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元代散曲可以认为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中国的诗歌同...

  • 白无咎自诩渔父,百字令寄情抒怀|云游元代曲苑(66)

    白贲,字无咎,号素轩,祖籍太原文水,南渡后居钱塘。善画,能散曲,是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太和正音谱》称...

  • 【彭云诗词曲欣赏】云愁雨恨随风月,曲韵诗怀藉婉晴

    彭云,网名玫若,江西高安市人,江西散曲社副秘书长,江西散曲微刊副主编,江西女子散曲社副社长,西江清韵副主编,...

  • 飘洒的诗絮(一一八)

    说起来,接触并喜欢上散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所谓唐诗、宋词、元曲一一元曲主要是戏剧和散曲。首先自然是《西厢...

  • 散曲

    散曲: 双调 蟾宫曲 知足 (李印中) 人生最是知足,最难知足,最该知足。 胆大包天,气吞如虎,状若无束。 到头来...

  • 【散曲】

    《散曲》 汤厚不腻,味美醇甘,骨酥肉嫩细火煎。 喝饼入味雄鸡眠。 正时间,把酒言欢。 红油舞舌尖,麦香挂齿沿。 香...

  • 散曲

    薄雾青山绿水/ 幽径古诗朝晖/ 行人瘦马折桂/ 忧哉,忧哉/ 无奈长庚急催/ ​​

  • 散曲

    【正宫·叨叨令】幸遇姐姐老师 文/叶落无声 随心挥舞清贫硯,词饥语饿寥寥愿。欲尊古韵时时练,却觉无力空悲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散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f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