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辉友发送的文章 29岁,我刚成年,心中不由自主得暗暗对比,自己29岁在做什么?想些什么?为什么别人在这个年龄可以有这么深刻的领悟?为什么自己现在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很长时间里工作很努力,在阿朗、爱立信、宝利通、中创、vipkid、鹏云视讯,但是感觉很多时间成长的还是有些慢,尤其是感觉输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但是,自己并没有认真的想上一想,更多的时候是在埋头苦干,被动的接收各种任务,尽管大多完成的不错,但是感觉始终都是原地转圈,只不过从一个圈换到另一个圈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向上突破。比如在宝利通,头一年很有挑战,但是之后的几年呢?进步有多少?突破有多少?离开宝利通去中创,更是如此,别人是创业,而我只是换了个更远的工作地点,继续干着边角料的工作。离开的时候,老大说了很多,但是都是从他的角度看问题,有多少是从我的角度看呢?于是,我离开了,并且现在也不后悔。当然,急着去vipkid小班课这趟车的决定未必是个好的决定,这是另一件事。来到鹏云,最初的时刻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方向,现在位置基本定了,但是未来的方向还是没有完全看清楚。这个问题又绕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上了。
自己最近在看的《原则》《钱》这两本书,《原则》读了一半,《钱》读了四五分之一吧,感觉收获不小。《原则》里提到追逐真相,绝对的开放头脑,不怕失败,反复实践并反馈修正的方法论,都在重新塑造着自己的行为与想法。 《钱》则在一个更重要的纬度,促发自己思考到底想要什么,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竟然越来越清晰了。就是自己想要自由,从小自己被管得过严,没有多少自由,并且逆来顺受,结果到了大学,没有人管了以后,失去了目标,也失去了管理,过得过于舒适了。现在想来,自己其实真正向往的是自由,是那种被认同的自由、被需要的自由,不仅仅是行为、思想,这需要财务自由的保障。另外,工作方面,自己希望能在财务自由以后,加入到一些充满创新、挑战、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项目、工作中去,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热闹的大干一场,然后飘零而去。
如果想想三年以后的圣诞节后的一天,我希望我这样准备自己的年终总结:离财务自由更近一步,自己一年的成长非常巨大,为即将进入的行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接到了心仪的offer,准备在未来的三年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财务自由、慈善、可以尽情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行业,为进入职业的巅峰期发起冲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