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作品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对体验没有体验,强行展开,找不到感觉。
比如这篇《壁虎》(文章略去),建文的鼻梁因为喝酒跌坏了,体验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青春时期,无聊喝酒,跌破了鼻子,这只是个故事,翻不出花样。它的体验是什么?当落笔写的时候,背景音乐有没有出来?
背景音乐也不是说真的有音乐,可能有音乐,可能没有。它是一种激动,一种模糊的情感激荡着自己,让你觉得值得写下去。
所以说对体验要有所体验,但是你不能去解读它,一解读,它就概念化了。
比如纳博科夫的《O小姐》,一种混杂着同情,乡愁,人的处境等等情绪,这些东西始终是背景音乐。事实上纳博科夫的语言节奏是富有音乐性的,呼吸,起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