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翻译过来是:指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道德经》最后一章中的句子。老子这句充满辩证思维的名言,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也对人性善恶的映射。在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指导着我们的人生方向。
生活中,有的人笑脸相迎,但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人的内心常与外表不一,很难看透。忠言往往就是逆耳的语言,不中听,却最有价值。逆耳忠言是别人对自己的劝诫,它能使人反省自己的缺点,能督促自己培养良好的品德,能激励自己发奋上进,从而杜绝一味地沉湎在自我陶醉中。
如果沉下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在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竟然都是美言,因为美言谁都喜欢听。但是要知道,生活中缺少的并不缺少信言,缺少的只是一双能听进去言的耳朵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