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回忆小时候,除了爸妈的杂货店以外,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运动。
小时候的我,犹如有耗之不尽的体力,如果不在杂货店里劳动,准是骑脚踏车到处溜达;去河边游泳捉螃蟹,到树林里爬树抓豹虎(一种会打架的蜘蛛),也时常约儿时玩伴在河边的山坡上放风筝玩溜溜板。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小乡村,除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乐趣,球类运动也是孩子们喜爱活动之一;而我,最喜欢打羽毛球。
家乡的小孩子很少不喜欢打羽毛球的,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家里似乎都有几支羽毛球拍,即使印象中,大伙好像都没见过爸爸妈妈在打球。小孩子都会把家里的球拍拿出来,买一个塑胶做的羽毛球,不管在哪里,只要是有足够挥拍的空间,就是小孩子们的羽毛球场。
我家里有好几把木制的球拍,如果没有记错,我们是到了小学的时候,开始改用金属球拍,到现在我还庆幸有机会接触木制球拍,每一次对年轻人谈起木制球拍,我都难掩兴奋,也不知道哪来的自豪感。如今,家里依然保留着一支木制球拍,那是爸爸留下来的珍藏品。

记得小时候,哥哥和我时常在屋后的黄泥路上打羽毛球,我们先把绳子系在后门门框的铁钉上,然后拉到黄泥路另外一端的衣木架上绑好,顺便取一两件晾着的衣服挂在绳子上,充当球网。绳子被衣服的重量压成一个弯弯的弧形,我们怎么弄都没办法拉直,但是那并不阻我们的“雅兴”,就这样,我们在坑坑洞洞的黄泥路上挥动手中的球拍,一来一往,不亦乐乎。有时候找不到绳子,我们干脆就在路中直接对打起来,中间没东西隔着的时候,我们打得更凶了,因为不管怎么杀球都不犯规,赢了算数!
到了中学的时候,我开始喜欢跑步;这或许是与性格有关,我虽然不内向,可是并不喜欢社交,跑步让我享受个人空间,不必说话,也无需倾听,烦恼的时候,脑袋可以放空。.
我习惯请晨慢跑,从家里跑到皇家山,大约10公里的距离。途中我将经过一片的椰林,椰林自有一股清爽,特别舒畅的感觉。如今椰树都被油棕书取代了,再也不见婆娑的椰林小道。

通过椰林后就是家乡的主要公路,抵达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总会加快步伐,因为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跑在路上难免会烦躁。马路的尽头是跨越两岸的大桥,这座大桥拉近了家乡两岸的距离,也让渡轮服务走进历史,人们不再以渡轮过河,而是以车辆代步。
跨越大桥以后,皇家山已然出现在眼前,我并没有顺着大路跑上山顶,而是绕道跑向红树林。跑在红树林这个热带河岸的灌木丛中,有一种被大自然环抱的感觉,除了灌木丛中成群结队的猴子,一路上也看见在天空飞翔的老鹰、可爱的红色小螃蟹、弹涂鱼、海螺,当然少不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季候鸟和小动物,以及最为瞩目,指向天际,逆向而生的树根。在很久以前,家乡的河还可以看见河马,剑鱼,海豚以及鳄鱼!随着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孩子们再也没机会见到爸爸口中美丽的家乡景像。

穿过了红树林,我已抵达皇家山的另一边,出现在眼前的是由一百个巨石堆砌而成的梯级,拾级而上,落在眼底的是那高耸云间,洁白无瑕的白色灯塔。
我喜欢坐在灯塔下歇息,马六甲海峡吹来的风,拂去我身上的疲惫,抚平我那激烈跳动的心,那是一种被拥抱的感觉......
以前,我在灯塔下歇息,爸爸手持着登山手杖,缓缓走到我身边,他迎风而立,不发一言, 海风从他身边吹过来,拂去我身上的疲惫,抚平我那激烈跳动的心,给我慰藉。
多年以后,灯塔下,我依稀看见他的身影,迎风而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