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的展翅;河流的幸福,是因为有了鱼儿的遨游……而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你似乎很难找到答案,尤其是当老师的时间越长!随之而来的是,你会一遍遍的感慨“教育不是万能的”。直到今年,我遇到了我教书以来年龄最小的一批孩子们,我才慢慢开始有所体会……
他们中年龄大都在8岁,极个别的在9岁,刚接触时若说颠覆我的认知,毫不为过。我的认知里,8岁多点的孩子应该是特别灵动的,甚至你能看到他们眼里的“光”,可“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在我的孩子们中看到。若你让我找个例子,我能说出好多——比如你站在队伍前方喊一个学生的名字,孩子们连“传话”的能力都没有;你向甲同学借支笔,他没有,其他有的孩子都不会主动拿出给你,刚开始那会儿我天真的以为“全班都没有”……
在经过一段的接触后,我才真正对他们有所了解,他们中的大多要么父母外出打工,要么离异,即便有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也是缺位的。这时候,你明白了他们“慢节奏”的真正原因!我知道,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老师,我都不能袖手旁观。为此,我开启了“唐僧”模式,每天都是“说说说、念念念”,甚至回家看到四岁的外甥我都是能多“念点儿”就多“念点儿”,确实有种“杞人忧天”的魔怔!直到这周期中考试发生的两件事,让我突然看到了“碎碎念”的“回馈”!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中考的那天,周五早上我因为要巡考别的年级,一直没回备课室,直到语文考试结束。当我走近我的办公桌时,首先映入我眼前的是一杯“香飘飘”奶茶,在它的下面还压着一张纸,孩子用整整齐齐的笔迹写下了一行字,大概的意思是告诉我,她会好好考试之类的话。看完这行字后我能想到孩子走进这间语文老师不在的备课室时,所表现的那种郑重和笃定,一定是超乎我所想象的!一时间,心里觉得暖暖的。第二件事便是发生在今晚。当时我正在班里拆他们卷子上的订书钉,就在这时,班里一个男孩儿走到我面前,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并对着我说到“老师,你用这个吧,省的划伤你的手……”那一刻,我的震惊大于感动,因为我以为他们只会“见死不救”!
此刻,当我再回想起发生的这两件事时,我似乎一下子参透了教育的真正意义——1%的改变。对于我们来说,也许那1%是微不足道的,可若换种思维,你会发现对于那1%来说你就是他们的100%!这便是存在的意义!
很多时候,尤其是教育看不到显著成效时,我们都需要告诉自己:1%>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