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识王阳明(2)

认识王阳明(2)

作者: 古云梦泽 | 来源:发表于2024-01-13 23:23 被阅读0次

读完《传习录》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部分,再来梳理一下现阶段我对王阳明及其心学的理解。之所以要多次记录,还是想看一看,我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是如何随着了解深入而变化的。同时我还在听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相互参照印证。

阳明先生有许多玄学事迹,例如他出生时天降异象。他小时候遇到道人,对小王阳明惊为天人。以至于后来有龙场悟道这种传奇事迹。这些事迹类似于谶纬之说,只是人们为了提高圣人的威望而编织出来的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当时流传时,并不是王阳明刻意为之,只是人们对圣人崇拜而不由自主地神话他。但是作为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现代人,在看到这些不靠谱传说时,多少会有点感觉到智商收到侮辱。

虽然王阳明有许多神乎其神的事迹,让人怀疑他圣人之名是不是吹出来的。但只要深入了解一些,就能知道他有许多有据可考的事迹,证明他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只会打嘴炮讲大道理。

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中,介绍了王阳明小时候迟迟不会说话,但五岁一出口就是古圣贤的学说。如果这些多少有些传奇,那小王阳明十岁作诗,以及后来跟随父亲游历,都是有具体的诗句或文字流传,不会假。

后来他平定匪患和叛乱,带兵打仗以及开书院讲学等等,都是不世之功,也是因为这些实政,他才会被尊为圣人。所以对于古人的玄学的事迹可以一笑了之,不必因噎废食,因为某一些迷信事迹而全盘否定。

在《传习录》中,则没有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奇闻轶事,只有阳明先生和学生对话的记录,从中可以体会出王阳明许多的学说的核心思想。

例如关于知行合一,他认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体的。如果有了行,自然就有知。如果有了知,自然就会行动。所以并没有独立的知和行的存在,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方法论可以让人从知道一下子转变为做到。

对此我的理解是,知乃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真知,并不是外人教的,也不是人云亦云。例如许多人都说要好好学习,但是好好学习不是人们自发自觉的,下意识地本能的想法。而是根据一些现状推理出来,或者是前辈们教导给我们的。这些脱离实践的知识,并不算知。因为你并没有去实践它,如果你去实践它,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然后克服困难,最终学习成绩提高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获得职位的升迁等等。或者是学成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用而原地踏步,如此种种都要实践过才算真正的知。

王阳明曾经认为程朱理学就是真理,于是他对着竹子格物致知,格了7天,结果把自己格病了。可见如果我们不实地考察,仅凭书上写的,师长说的,最终无法得出真理。

所以王阳明非常提倡事上练,无时不刻地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不能平时没事的时候想来想去,一有事的时候就乱了手脚。就比方我,在做一件事之前权衡利弊考虑好几天,最后啥也没干。如果是按照王阳明的观点就是,你权衡利弊好了之后你就去实践,可能不是对的,但还可以调整,或者得到反馈。如果一直空想不练,无法知道想法究竟贴不贴实际,也就什么收获都没有了。

如果你想控制好情绪,你自然需要在平静时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时时告诫自己要控制情绪,但更应该在情绪剧烈波动时出手,控制好情绪。如果只平时想,真遇到事就摆烂,那永远不会成功。

相关文章

  • 随感一句13

    王阳明的心学真的值得好好读。认识自己从认识心开始

  • 2016年 读书小札

    1、《心学大师王阳明》 周月亮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高濑五次郎;《王阳明全集》部分, * 周月亮很有料,认识...

  • 我认识的王阳明

    就在前三年,学校会计事务太多,又有教学任务,每天累得喘不过气,于是心很烦,跟我在一起的同事说,你可以看看佛经,在...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上)

    为什么现在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人?误会了误会了!不是你说得那个,而是那个王阳明。 这个人从小极度自负狂妄,说要当圣人!...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中)

    有点后悔了,也有点后怕了。这种几百年不出的一个猛人,就敢这么开写了??! 正儿八经步入了仕途,王阳明...

  • 谁会认识王阳明?(下)

    说来说去,王阳明目前也就是个玩理论的。悟道以后,他办起了学习班,讲授心学,招生对象主要是邮政所周围的——农...

  • 王阳明2

    他早就料到刘瑾不会放过他,便在经过杭州时玩了一个把戏,把自己的帽子和鞋子丢进了钱塘江,为了达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目的...

  • 关于王阳明(一)

    最近我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五百年来王阳明》,这是一本关于王阳明的生平的书,对于王阳明这个人我是真的不认识,但是在这本...

  • 学儒家思想(二十八)

    事实上,从这个课程一开始,一直都在讲王阳明,在用王阳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学习儒家思想。因为不先讲王阳明,后面的都没...

  • 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精髓之一: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从认识论角度理解,王阳明认为人心就像镜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王阳明(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dw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