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时候,我们错将“欲望的满足"误以为是幸福。
我很多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许多年前,我记得一次看电视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广告语一一“将梦想接入现实,移动梦网”,他展示的意思是,要把“随时随地上网"变成现实。
我看到这条广告语的时候,宽带还未普及,我家里还在用着电话线上网。手机用的是诺基亚3100,能够用GPRS网络,看看文字新闻,再来两张模糊不清的图片,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时候我就在幻想:“要是有一天,真的可以随时用手机上网,那该多好啊。“(同样的还有:要是能把电脑做到手掌一样大小该多好!)
现在,这些梦想都通过4G时代的到来,已然实现,但我觉得,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相反,我很怀念以前没有网络的日子,安安静静地看书,安安静静地做事,也没有人在你说话的时候玩手机。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能随时随地联系到人,交到所谓的朋友,但人的孤独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很多时候,QQ上面亮着头像,微信里上千人,却不知道找谁说话。
同样的还有,我们误以为把书买回来了就是幸福,其实买回来只是放在一旁吃灰。
我们误以为买买买才是快乐,很多时候买回来,就丢到了一边,快乐越来越短,随着越来越频繁,快乐的感受也越来越弱。
我们误以为搞多点女人,才不枉一世人,才是幸福,其实这种狂躁的状态,离幸福还很远。
2.人生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等待,不要把“赢"和“出人头地”看作是终极目标。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庸的一生。
然而我们,很多中国人家庭里,终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目标。
就算那些大有所成的人,也并不是每个人能年少得意、幸福到终。
比如唐伯虎,年少得志,晚年凄凉。
昭烈帝刘备,50岁还跑到刘表那里哭哭滴滴的,60岁称帝。
刘邦,将近50岁才开始打江山,打了7年当上汉王,62岁就死掉了。
纵观他们的人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成功的到来。即使到后来出人头地,也未必有我们这些常人所想象的那样的幸福一一至少以我读史书时的感觉就这样。其中,刘备的结局还挺惨的,哥三个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当了皇帝,没享受几年,跑去打了个败仗。大仇未报,惜死于白帝城。
像卡夫卡、梵高这种就更不必说了,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至少他们生前都是LOSER。
人,最好能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赚钱也好、创新也罢。这样,你就无所谓"出人头地“,对于你来说,你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
就像梵高一样,他认为自己画画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够了。
3.不要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重,尤其在中国。
在中国,你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无论你做什么,总有人骂你是王八蛋。
别人对你的评价,就好像你在哈哈镜里再看到自己的模样,并不是你真实的写照。而是真实的你,在他们脑海里理解过一遍后的形象。
并且,他人对你的评价,对于你自己本身的幸福与否,关系并不大。
在这种泥沙俱下的环境下,做好你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是最为重要的。
这点我在柴静演讲《穹顶之下)后,很多人对她的恶毒评价,感触特别大一一在中国,无论你做什么事,总有人喷你。
4.我们眼晴看到的,很多时候都只是表象,不要轻易用我们眼晴见到的表面现象当作是事物的本质,从而下结论。
我父母常对我说,你看你哥,当个公务员多舒服,为什么你就不想要?
公务员,周六日有休息,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好,有保障,为什么你偏偏就不考?
他给我的理由是:我看他过得很舒服。
我哥亲自跟我说的,又是另一个事实:要是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不会选择公务员,我是老了,上有老下有小,辞职风险太大,没办法。
我其实最想做的是有激情的事,如果我当初跟着史玉柱去打天下,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
我现在的生活,其实就是在等死,我就等着哪天我老了,拿着退休工资退休,安享退休后的生活,你说悲哀不悲哀?我希望你趁着年轻好好去闯一闯。
司样的还有我的某个朋友,娶到个白富美,老婆长得漂亮极了,大家看到了都说羡慕:男才女貌,神仙眷侣。
实际上就我所知,美女比起一般的人,会有天生的优势。因此,她们经常会反复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跟人相处。这也意味着,跟美女打交道,成本通常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从总体意义上而言,而不是个体而言),我们看到的是"娶到这么美的老婆,真是福气“。而事实上,做她们的老公,也因此将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成本。
比如:我那朋友经常出门,花个妆都要等2个小时,有时候妆还没化完,一个下午就过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