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多一点信任?
答:能,但得分人。
心机女孩,很庆幸认清你的真面目
上学的时候,和一个叫孙卓的女孩玩得很好,真心拿她当朋友,心甘情愿背了很多黑锅。孙卓想要考好成绩,做小抄,把纸条传递给我后面的同学,纸条就落在了我的桌上,我只顾做题,直到老师到来才发现。
抬头就看到了孙卓求助的眼神,我知道这事只能自己扛下来。过程、结果都很凄惨,挨训挨打请家长,老师爸妈都很气愤。但为了朋友都是值得。
事后,孙卓偷偷找到我,说:“你是我的真朋友,这件事可不可以当我两的秘密?”我大大咧咧,只顾憨憨地笑:“什么事啊?我给忘了。”
可是没几天,偶然机会,放学就听到她对大家说:“和你们说,ZZ真的太自不量力了,以为作弊就能考过我们了吗?”“别看平时她挺老实的,其实为了名次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所有的误解的话我都听进了耳朵里,却没有辩解。就在那个当下,我还担心朋友们发现会尴尬,赶紧擦擦眼泪离开。时间冲淡了一切,大家又玩到了一起,只是,我和孙卓渐行渐远,没有交集。
至此我明白: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信任,不是所有的约定都牢不可破。
承诺只是太年轻,防火防盗防“闺蜜”
他说:“你等我,我还有四个月就能休年假了。到时候,我就能陪你了。”
他说:“我爸很认可你,你就准备好进我家门吧。”所有的承诺我都相信,从夏等到冬,终于等到他。
他说:“你很好,可是……我妈不同意。我们分手吧。”我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夜,狂风肆虐。几个礼拜沉浸悲伤,到处哭诉。
朋友说:“别傻了,他和筱沙在一起了。”我不信,毕竟筱沙是我高中最好的朋友之一,明明之前筱沙还祝我幸福。
直到筱沙晒出和他一样的电影票根、一样的物件、一样的风景。我不愿意去相信却也没有追寻答案,只是删除了所有关于他的信息,几个月没更新状态。
他们的故事,我无从知晓。只是后来听说,他回了部队,筱沙又晒了和其他人的亲密照。
偶遇筱沙,即使那张脸再热情洋溢,那语气再熟悉亲切。即使重逢,却不能像其他老友一样。看到、听到的那一刻,我只管往前走,不回头。
我结束的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是不爱、没感情。只是,破碎的信任即使拼凑起来也有裂痕。索性高傲地离开,过自己的生活。只是提醒自己:谈恋爱保持一定的理智,交朋友也要用脑子。
人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那相知的概率呢?
从幼儿园起至大学结束,总共认真交心的朋友33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频繁联系的只有4位。拨打电话随时接通、秒回的只有2位。
1个是认识了10年的崔崔,1个是结交了7年的嘉嘉。理智会说朋友不分轻重,但情感会自己排序,时间也一起会见证,谁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崔崔是陪伴我走过阴霾的人,她如小太阳一般的微笑温暖了我整个跌宕起伏的十年,鼓励我继续前进。为什么对她很信任?大概就是她能听我的疯言疯语,理解我的荒诞想法。每一次杞人忧天,她都用笑话、幽默开导。每一次仓皇失措,她又像超人一样,及时搭救,载我回家。
嘉嘉就很理性,即使我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也是竭尽其所能告诉我成人世界的道理。一遍两遍三遍、不厌其烦。总是和风细雨,总是如涓涓细流,用她的温暖、耐心,让我去相信对的事,做正确的事。每一次,惶恐不安,每一次泪如雨下,她都会带我走出恐惧的漩涡。
我尝试过也对其他朋友敞开心扉、倾听他们的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他们的处境、困难和问题。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边界。
有的故事,只能说给懂的人听。有的经历,只愿意和想要分享的人分享。所以,也不能强求能走进每一个朋友的内心。交朋友,要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大家才舒适。
能有2个交心的知己,在一次次支撑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听到她们的声音,然后感叹一句:活着真好,我很爱你。这就足够。我不奢望获得更多人的信任,也无须殚精竭虑去信任别人。因为我知道,总有人爱我如她自己。
朋友是什么?一回头就在你身边的人,是你对人生眷恋的美好,是温暖的生存底线。
信任是什么?是内心不欺瞒、毫无保留相信的爱。是坚定、是感动、是信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