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与书友共读循环提问第24期,今天是观看视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课程。
一、反馈与问答:
告诉我们家庭治疗是创新与革命的突破,带给家庭的是自由,是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不是对的好的,而是新的东西。
西蒙和松蔚老师在这里给了一个能够直接拿来用的东西:
治疗师说:咱们可以尝试这样做,咱们试试呗?进而发现治疗师的观点,得到家庭中的否定,可以这样说:我们可以做修正与调整。
第二个点是关于中立。中立不是沿着一条直线一直走下去而是动态的一种平衡,摇摇摆摆的在走,可以偏左一点然后呢再偏右一点,我理解这一点它是告诉我们中立也是动态平衡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正因为是这样可以左右摇摆我们才可以做得到,而不是我们一想到中立就是一条直线,它的要求非常高,我们是触摸不到的。
二、书本与理论。
西蒙把他们家庭本来做的事务当一个处方给到他们,让家庭成员从被动到主动。如果你们创造出施特凡必须得为自己的独立而斗争的条件的话,你大家就能够帮助他变的独立了。又给了一个悖论式的指令:你们对待他就像是对待一个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独立生活的人那样,把他当做一个15岁的孩子来对待。
妹妹说:如果施特凡接受自己成为15岁孩子而享受呢?
西蒙:随他去,直到他腻烦为止。
母亲:如果他要出去喝酒?
西蒙 :您会允许一个15岁的孩子这么做吗?你难道不再给他她买小熊橡皮糖吗?
哥哥:15岁的人可以工作了,我们该怎么办?
西蒙:让他更年轻一些,让他12岁。
在以上这段对话中,治疗师西蒙给了这个家庭一个明确的方案,要让这个34岁的有病的成年人通过斗争证明自己独立。再现一下这个场景。施特凡说我要去喝酒。而所有家庭成员说:你还是一个12岁的孩子,你不能喝酒,给你一个小熊橡皮糖吧。施特凡会反抗通过斗争达到独立的目的:我是一个34岁的成年人可以出去喝酒,不是一个12岁的要小熊橡皮糖就满足了的孩子。
三、讨论与实践。
松蔚老师说:系统式家庭治疗把观念渗入家庭并让这个家庭接受,远比给到一个干预的方案更重要的多。我是这样理解:通过悖论式的循环提问,引发一个家庭发生扰动,是系统式治疗的方法。家庭内部发生扰动会进入震荡期,然后进入一个新的稳态。这个稳态有个人心理模式的稳态和人际互动模式的稳态。而打败个人心理模式稳态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过去的预期找到一个不一样的结果,或者是结果是一样的但是预期让他不一样。打败人际互动模式稳态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当事人开始改变,让他可以这样做也可以不这样做,而扰动这一个整个人际环境。
最后是总结
一:家人有办法利用疾病时,病人就有了改变的动力(施特凡是一个有病的人,我们大家都承认,所以我们大家要去照顾他,同时也限制他。被限制自由了的成年人会反抗争取自由, 也就有了改变的动力。)
二:用怀疑的拖后腿的态度触发改变(就让这个34岁的成年人不离开家,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12到15岁的孩子,我们和他一起重新活一次 。触发施特凡的改变。)
三:干预 赋予旧行为新含义,或从旧含义中导出新行为。(施特凡是一个34岁有病的不想离开家的人,这是旧的行为。新的含义:我们所有人一起来照顾这个34岁有病的不想离开家的人,我们也步调一致的一起限制他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