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桑拿天里真的热,可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几位小客人,一下子就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几位小客人一点都不胆怯,当用西瓜招待他们后,“我们还要吃菠萝!”
没办法,只得顶着烈日到超市去购买。谁知超市里今天不提供削菠萝的业务,没办法只能拿着回家自己削。
当孩子们看到菠萝后,欣喜若狂,大喊“耶耶”。“怎么吃?”“削完皮和刺,就能吃!”
两个采用了传统的方法:削皮去刺切片泡盐水。
另外两个采用网上的新吃法:去头去尾,按刺眼分割,然后用牙签签住吃。
事后我几位小朋友喜欢哪一种吃法,结果有的说喜欢泡盐水的,有的说喜欢用牙签的,有的说喜欢喝榨汁的,有的说喜欢煮水喝的。
这几个孩子不同的家庭,对菠萝的吃法早已有了家庭的痕迹。因此用一种方法是无法满足这几个孩子的要求的。
教育其实也跟吃菠萝一样,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了家庭的基因和成长的烙印。一种方法是适用不了孩子们的需求的。“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法宝,但在目前的实践中,我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