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寻求权力时,密码信息是:让我帮忙,给我选择。
1.这个学生相信,只有在由他说了算,或者至少不能让别人指使他时,他才有归属。
2.权力之争需要两个人的参与。要承担起你该负的责任,并针对密码信息(让我帮忙,给我选择)做出回应。例如:
如果没地方写了,你可以把最后一行删掉,这对我们两个都管用吗?
我需要你的帮助。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什么主意吗?
我认为我们陷入了一场权力之争。让我们花些时间冷静下来,然后再试一次。
你对于我们的约定的理解是什么?
现在,对我们最有帮助的是什么,是把这个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还是用头脑风暴想出一个对我们俩都管用的解决方案?
权利之争事件当中,最起码有2个人。每当意识到学生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寻求权力时,我就会问自己一个神奇问题:“你是想搞定孩子,还是帮助孩子?”
搞定的结果就是让学生听我的,我赢了孩子,孩子就成为输家。帮助孩子,是赢得孩子的合作一起解决问题。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