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是一个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的香港人,甚至带着一点上海的口音。后来在聊天中得知,她的母亲是上海人。大概是因为我来自宁波,又在杭州工作,她对这两个城市很有好感,我们竟天南地北聊了很多,从上海人爱吃的咸菜肉丝面,到杭州西湖边拔地而起的高楼,她对大陆的发展感到惊讶和惋惜,并且时不时感慨选错了时间,恰逢国庆黄金周来大陆探亲,景点到处都是人。
聊到深处,她非常认真的问我:“我在爬山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人捧着手机,你们捧着手机在干什么呢?”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道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人们都不这样抓紧时间看手机么?我只得向她普及智能机的便利,可以查路线,买车票,打车,还可以与朋友随时互动交流等等。她表示不可思议,并对一路上所见的年轻人痴迷于手机感到痛心。宁海大概有四五十岁,遇到我们这些个年轻人,免不了说教。于是,我们又深入交流了对移动支付和通讯的看法,最后毫无结论,互道晚安。
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一个浙江大学研究生,国庆假期结束从故乡回杭。他因看到我在看英文版小说,便以为我也是大学生,跟我攀谈起来。非常惭愧,我已经毕业三年,看的小说也是系统自动推荐的试读版《傲慢与偏见》,因看过电影和中文版,故阅读原著不那么累,但也是在火车上哄眼睛的,哪里看的进去。我原本想问问他对大众都捧着手机是什么看法,可是他全程在讲说自己找工作的不顺利和迷茫,言语中透露着对从事金融行业和其他已找到满意工作的同学的羡慕。我顺了他的话题,倒聊了许久。
假期结束后上班,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新意。我的确发现在路上,很多人都低头看手机。也许大家忙着娱乐,看电视,看新闻,聊天;也许大家忙着进步,学英语,学投资,学说话;也许大家无所事事,刷朋友圈,刷微博,刷小红书。我突然觉得,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世人否都过于关注千里之外的忧喜,而忽略了生活中路人的悲欢;我们是否过于接收别人的指导和说教,而放弃了自己与身边人的思考和交流。
以2000年,摩托罗拉所出的天拓A6188作为世界首部智能机,那么距今为止智能机的寿命已有6860天,按照“哥白尼原则”,假设自己是一个不具有特殊观察位置的观察者,那么智能机的寿命最少还有176天,最多还有743年。
只要人类不灭绝,时代总是一直进步的,不知道在743年后,人类又会将通讯设备更新到怎样一个更高级的存在。但是,无论以后我们是低着头或是仰着头,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总要学会做一颗安静的粒子。









网友评论
这篇写得好,切中时弊,击中要害,有故事,而且有两个故事,有思考,有公式。
「但也是在火车上哄眼睛的」这句尤其好,是「辞由己出」,在文曲星那里申请了专利的。
继续写吧。不要埋没了你自己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