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的成长环境,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甚至已经变成了一种神经反射:极度讨厌很自我的人.比如我们办公室就有个同事,很喜欢把音乐放出声音来,影响到周围的人工作.还比如,在住的地方中,因为我们住的是公司的套房,有同事就喜欢在客厅玩游戏,声音放的很大,哪怕我在卧室也能听到.实际上,不管是办公室还是卧室,这些声音并不能真正影响到我.只是我觉得,这种行为不应该发生,应该为他人着想.正是这种不允许,不接纳的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变得不再宁静,自然无法集中精力专注自己的事情了.
我以前特别不理解,凭啥这些人可以这么自我,不顾及他人?而我要默默忍受呢?这完全是没有公共道德,非常自我的表现?这种行为也是不对的,起码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正是有这样的观念,一度让我很难接受这种人,不想去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更别说做朋友了.甚至有时候被影响的很难受的时候,头脑会闪现出一个念头:要是在古代,我有生杀予夺大权,我会立马下令把这样的人杀了,毫无迟疑.天呐,我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我萌生出这样的念头的时候,被我自己吓一跳.人家只不过是比较自我,罪不至死吧?
实际上,人群中没有公共道德,比较自我的人,其实还是蛮多的.假如这个比例是30%(也就是不自我,比较会顾及他人感受的人占70%,显然30%算保守数据),那无论去到哪个公司,哪个环境,你总会遇到这样的人,逃是逃不掉的.那怎么办?继续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吗?继续不断消耗自己,无法专注做自己的事吗?
上面这种状态不行啊,总得想个办法解决才行,毕竟咱们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对吧?
于是我想到明朝的大名臣-海瑞.海瑞非常清廉,不仅严格要求自己有很高的操守,还要求身边的人也这样.在当时,海瑞是不买菜的,自己在院子里种菜吃.要是海瑞买了一斤肉,那可是大新闻.就这样,海瑞作为一个道德标杆搁在那里,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与他共事,更别提帮助他成事了.
不自我是比较高的标准,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能力
水至清则无鱼,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他们身上很多行为或者品格,都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但实际上,这种不应该的想法就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思想价值观,他这么做,人家舒服,对他来讲就是对的.比如有些人听歌就是喜欢放很大的声音,因为只有很大的声音才能触动他的感官,他才感到舒服;也许你会说,没有公共道德,自我是不对的,对,没错.但是你要人家做到有道德,不自我,人家做不到啊.因为要做到有公共道德,不自我,是很难的.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而一旦我们认为"应该"做到有公共道德,不自我,实际上潜台词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个标准.上面也说到了,这实际上是很高的标准,显然要求每个人都做到,那是不现实,不合理的.因为人家不具备这个能力.就好像你让一个很无私,会顾及他人的人,变得自私自利,他同样做不到.
想象一下,我们的大地母亲.你给他施肥,好的,坏的都给她,大地完全接受,并且还孕育各种鲜活的生命.一个石子丢进小杯,水花四溅,水会溢出很多.而如果是丢到大海的话,则波澜不惊.同样的行为,却造成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向大海学习,学习它的宽广,它的包容,去让我们的心量变得更大,什么都能够接受.
让别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他想做的事,并承担相应后果
当然,让我们的心量变得更大,不是说就不要我们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了.只是说我们自己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在那里,我知道做什么是合适的,是被大众容易接受的.但即使你做了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事,我也是接纳的.因为那是你的生活,每个人都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说,喜欢在办公室放音乐的同事,就会有人不喜欢,心生反感.这实际上在做的过程中就要承担可能的后果.
让自己的心量变得更大,更能接纳和包容,然后怀着笃定的心,专注,拼搏,何愁实现不了宏伟的目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