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引言
这卷福音书,从其风格及语法,可证明是一位希腊医生所写的,他也是使徒行传的作者。而且如后一卷书所示,他曾是保罗的旅伴。惟有「所亲爱的医生」路加,才适合这些条件。而且,他若不是一个有名望的人物,也不是这卷书实际的作者,那么,人们就不会因此而将这卷福音派当作是他写的了。
至于使徒行传的叙述突然中止最可能的解释是:路加要将这卷书的资料记述到最近,而且使徒行传结束时,保罗仍在罗马第一次监禁期间。这样可以推断使徒行传是主后62年写的,而福音书则至迟要比它早一、二年。
这 卷福音书特别注重主耶稣的人性,不过也用坚定的语气见证祂的神性(例如,参见10:21,22;24:26,49)。祂对于受苦者和失丧者,对于被轻视者 与被遗弃者的同情,都清晰可见,而且对于福音的普世性,要将它传给撒玛利亚人和外邦人,正如传给犹太人一样,都特别加以强调。书中对救恩的白白施予,和不可能靠功劳得救的教训,都一再地出现(例如:15:11-32;17:7-10;18:9-14;23:39-43)。
大纲
1:1 ~ 2:52 耶稣和施洗约翰的诞生及童年。
3:1 ~ 4:13 施洗约翰的传道;主的受洗与受试探。
4:14 ~ 9:50 主在加利利的传道。
9:51 ~ 19:28 主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19:29 ~ 21:38 最后几天公开的教导
22:1 ~ 24:53 主最后的晚餐,被捕,受审,死亡与复活。
路加福音概览
以下内容出自:《新约概论》(D. A. Carson, Douglas J.Moo, Zondervan, 2005, pp. 198-203)
路 加福音是新约中最长的书卷。和马太一样,路加也跟随着马可所建立的耶稣事工的基本架构:事工的预备,加利利的事工,朝向耶路撒冷,受难与升天。不过,路加对这个基本架构进行了比马太更多的修改。路加用了很大的篇幅记录耶稣朝向耶路撒冷的活动。这部分在马可只有一章(10),马太占了两章(19-20),而 路加则用了十章(9:51–19:27)。为了腾出空间容纳此扩展的篇幅,路加就缩略了加利利这个阶段的事工(路4:14–9:17;可 1:14–8:26;太4:12–16;12)。路加不仅只在事工的基本架构上走自己的路,他也加入了其他福音书中找不到的许多新素材。一些有名的比喻,如好撒玛利亚人(10:25-37),浪子(15:11-32),和精明的管家(16:1-9),都只在路加福音中出现。只有路加记录了耶稣与撒该的会面 (19:1-10),使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复活(7:11-17);以及在十字架上的话,求神赦免另一死囚(23:34),并保证这个将死的犯人会进入乐园 (23:43)。
纲要
1.序言(1:1-4):
2.施洗约翰和耶稣的降生(1:5–2:52): 路加把施洗约翰和耶稣神奇的出生加以对比。都有天使预告(1:5-25;1:26-38);伊利沙伯和马利亚的会面(1:39-45);马利亚的赞歌 (1:46-56)与撒迦利亚的赞歌(1:57-79)的对比;施洗约翰“渐渐长大,心灵强健”(1:80),对比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一齐增长” (2:52)。
3.事工的预备期(3:1–4:13):施洗约翰(3:1-20),耶稣受洗(3:21-22),耶稣受试炼(4:1-13)。耶稣的家谱(3:23-38)——和马太不同,因为追溯不同的谱系。
4.加利利的事工(4:14–9:50): 路加以耶稣公开讲道、在拿撒勒被拒绝,开始他对耶稣公开事工的叙事(4:16-30)。耶稣宣告祂就是以赛亚所预言的受膏者。然后是一连串典型的事工:赶 鬼,医病,宣告神的国(4:31-44)。接下来是对比召聚门徒和犹太当局的反对。耶稣行了捕鱼的神迹,呼召彼得要去得人(5:1-11),然后医治大麻 疯和瘫子(5:12-16,17-26)。耶稣与罪人来往引发了争议(5:27-32);祂的门徒未遵守法利赛人禁食和守安息日的习俗 (5:33-39;6:1-11)。最后是指派12门徒(6:12-16)。在呼召12门徒后,接着是耶稣关于门徒训练的教导(6:17-49)。第7章 包括了一些神迹——医治千夫长的仆人(1-10),使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复活(11-17),以及耶稣关于施洗约翰的教导(7:18-35),加上耶稣受有 罪妇人的膏抹(7:36-50)。在一个过渡的插曲(8:1-3)后,路加接着以撒种的比喻(8:4-15)说明回应神的话的重要性,然后是耶稣关于灯台 与必须聆听的教导(8:16-18);然后是耶稣根据听道与行道,重新为“家庭”下定义(8:19-21)。下个单元是耶稣所行的四个神迹:一个 “自然界”的神迹——平息风暴(8:22-25);赶鬼,医治格拉森被鬼附的人(8:26-39);医治血漏的妇人,使睚鲁的女儿复活 (8:40-56)。最后,路加用一段对耶稣的身份和门徒训练的本质的关注来结束这个段落。祂差派12门徒(9:1-9),喂饱5000人 (9:10-17),彼得承认祂是“神所立的基督”(9:18-27)。然后是登山变像(9:28-36),医治有污灵的男孩(9:37-45),以及关 于门徒训练的教导(9:46-50)。
5.到耶路撒冷的旅程(9:51–19:44):在这个冗长的段落 中,很难追踪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旅程。路加似乎只强调旅行这个主题,而不注重地点的细节。他想表达的是耶稣为了让祂来到世上的工作圆满完成,不断地向耶路撒冷前进。耶稣的教导是本段的重点。头一个段落,路加继续把焦点放在门徒训练上(9:51–11:13)。在被一些撒玛利亚人拒绝后,耶稣警告人,跟随 祂需要付代价(9:51-62)。然后祂差派72个门徒,并对他们的成功感到欢喜(10:1-24)。在与律法师的辩论中,耶稣用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来 教导什么才是真正地爱邻舍。两姐妹的争吵,是关于耶稣再次强调聆听祂的话的重要性(10:38-42)。这个段落的结尾是关于祷告的样式和优先顺序 (11:1-13)。此时,路加把重点从耶稣的跟随者,转移到祂的敌人身上。在11:14-54中,耶稣斥责祂的敌人说祂是靠鬼王赶鬼(11:14-28),咒诅祂的世代,因他们不悔改(11:29-32),警告人内心的不信与黑暗(11:33-36),并宣告敌对祂的人的七祸 (11:37-54)。12-14章继续把耶稣对敌人的斥责和门徒的教导混合在一起。耶稣警告说,抵挡祂就是抵挡神自己(12:1-12)。然后路加把主 题转移到金钱的正当用途上,耶稣用比喻来斥责骄傲的富人(12:13-21),用神的保守供应来安慰跟随祂的人(12:22-34)。耶稣接着强调需要分 辨时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12:35–13:9)。祂在安息日治病引发更多的骚乱(13:10-17;14:1-6),祂也教导神的国最终的扩张 (13:18-21),以及如何进神的国(13:22-30)。耶稣为耶路撒冷哭泣,强调犹太人未能对祂作出回应(13:31-35);并以对那些争尊贵 位子的人的警告(14:7-14),和盛大筵席的比喻(14:15-24),来复述这个重点。这个段落的结尾是另一个关于门徒要付代价的警告 (14:25-35;参9:57-62)。神的恩典是15章关于“失物”的三个比喻的主题:失去的羊(15:1-7),失落的银币(15:8-10),以及迷失的儿子(15:11-32)。正确使用金钱再次成为16章的主题,有两个比喻:不义的管家(16:1-18),以及财主和拉 撒路(16:19-31)。在教导忠心的事奉后(17:1-10),路加把耶稣不同的一些教导搜集在这里,主要是关于神的国和如何正确回应的教导(17:11 - 19:27)。其中包括称赞撒玛利亚人的信心(17:11-19),天国的性质及其最后的确立(17:20-37),呼召人要有持续的信心 (18:1-8),谦卑(18:9-17),关于财富的警告(18:18-30),预言受难(18:31-34),医治瞎眼的人(18:35-43)。这 段的高潮是耶稣与撒该的碰面(19:1-10)。撒该是个税吏,实践了路加对门徒的呼召,从如何使用财富上表现悔改的诚心。然后以忠心使用基督所给我们的 资源作结尾(19:11-27)。这个段落的最后,导入耶稣凯旋地进入耶路撒冷(19:28-44)。
6.耶稣在耶路撒冷(19:45–21:38): 这个段落是讨论耶稣在受难前,在耶路撒冷所行所教导的。路加也报导了洁净圣殿(19:45-46)和耶稣在圣殿教训人(19:47-48),包括关于祂的 权柄的事(20:1-8)。紧跟着邪恶园户的比喻(20:9-18),是一些想困住耶稣的尝试(20:19-44),以及关于律法师的警告 (20:45-47)。路加告诉我们关于寡妇的奉献(21:1-4),并描述耶稣关于祂要在荣耀中再来的教导(21:5-36)。最后是更多关于圣殿的教 导。
7.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22:1–24:53):在上面一个段落,路加的叙述和马可与马太有很大的 不同。但到了22-23章,虽然路加也加上他自己的笔触,但基本上与马可、马太没有什么不同。路加是以犹大如何背叛耶稣,同意把耶稣交给犹太当局(22:1-6)开始这个段落。然后叙述最后的晚餐和相关的教导(22:7-38),然后是在客西马尼园被捕(22:39-54)。耶稣被祂主要的门徒彼 得所否认,被兵丁讥诮(22:39-54)。然后是一连串的审讯:在犹太公会前(22:66-71),在彼拉多面前(23:1-5),在希律安提帕面前 (23:6-12),然后又回到彼拉多(23:13-25)。路加接着叙述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埋葬(23:26-56)。在叙述复活的事上,路加再次特立独 行。在空坟的记载(24:1-12)之后,祂把焦点放在耶稣与两个走在以马忤斯路上的门徒对话上(24:13-35)。耶稣再次出现在门徒面前 (24:36-49),然后以升天来结束这卷福音书。
路加福音–使徒行传
如果不先决 定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无法决定路加福音的本质。这两卷书的前言使我们确信它们彼此是相关的。它们同样题献给一个人——提阿非罗,而使徒 行传1:1所提到的“前书”,无疑是指着路加福音说的。H.
J. Cadbury在1927年提出,这两部书应属同一部书,只因逻辑上的理由(因一卷蒲草卷无法容纳全部内容),才被分成两部书的。从那时起,一般的倾向是坚持这个论点。在正典形成的过程中,这两部书被分开了,因此很不幸的,我们倾向于把它们分别来看待。今天大部分的人也会把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用一个连字号 连在一起,说明它们紧密的关系。
不过,我们仍需要探查路加福音–使徒行传这个结合体的本质和范围。基本上今天所有的学者都同意,这两部书是同一个人所写的,它们的主题也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路加福音–使徒行传共同表明了上帝如何在历史中行事,以完成祂对以色列的应许,创造出一个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构成的遍及全世界的信徒团体。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对耶路撒冷的看重,表达出这个活动:路加所强调的是朝向耶路撒冷的活动(如9:51,13:33,17:11),而使徒行传则只描绘离开耶路撒冷的活动。因此,路加表达出耶稣如何成就了神对以色列的计划,这也成为此一运动的基础,即从以色列由此而外,拥抱整个世界。其他的特殊主题,如救恩,圣灵的活动,以及神的道的权能,贯穿在两部书当中。
但是,在文学体裁, 目的,和叙事的发展上,两部书就分道扬镳了。如果路加福音和其他福音书一样,是属于希腊传记一类,那么,路加福音–使徒行传属于哪个分类呢?大多数学者会 把使徒行传放在“历史”的类别,而路加福音也的确可以算为一部历史论述。但是路加和马太、马可更为相似,而不是与使徒行传更相似,我们更容易把它与其他福音书归到同一个类别。在文学体裁上的缺乏统一,也至少会让我们质疑,这两部书之间,究竟有多紧密的关系。同样,关于两部书在叙事上的统一性,我们也有相同 的论点。近年来,叙事批判学大行其道,也出版了许多说明路加福音–使徒行传整体叙事架构的书籍。绝大多数的证据是落在这两部书大略的平行上。例如,两部书 都以圣灵的降临开始,然后述说神迹与布道,强调旅行,在结尾则突出审讯的场景。但是要找到更进一步的平行,则多半缺乏说服力。
结论是我们大概应该把它们视为两部书,但是有非常紧密的关联。路加开始写作时,心中大概已经有两部书的构想,一些共同的主题和目的也把它们绑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许应该尊重这两部书在正典中的地位,而在文体、结构、目的,和神学(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视为独立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