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传真】“金秋行•感悟烈山新农村建设” ——市作协烈山区作协“到人民中去”联合采风活动
“金秋行·感悟烈山新农村建设”
——淮北市作协烈山区作协开展“到人民中去”联合采风活动
为歌颂扶贫攻坚辉煌成就,见证新时代新农村新面貌,11月13日,安徽省淮北市作协、烈山区作协开展“到人民中去”联合采风活动,以切实推进市作协、烈山区作协的文化共融、文学互鉴。淮北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江峰,副主席秋野、李劲,党支部书记马世界以及部分作家参加了采风活动。烈山区作协主席曹大根全程陪同,并对采风活动进行组织、联络、讲解。
上午9:00,作家们在榴园游客中心接待室,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会议由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江峰主持。
党支部书记马世界学习传达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在淮北市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又一次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脉定向,为做好文艺工作、发展文化事业提供了遵循。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江峰说:“文学创作者要紧跟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学创作,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随后,作家们深入到龙脊山、化家湖自然风景区,及小李庄进行了采风。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因四面环山,登高望远,宛如神龙昂首援臂而得名。景区内拥有原始森林植被七千余亩,树木浓荫遮天蔽日,有1700多年的珍贵树木青檀古树,800多年的橡树,少见的菩提树,铁木树、柏粟树、黄杨树、银杏、红叶树、五角枫、松、柏等100多种树木。为了提升龙脊山风景区旅游品质,今年初对龙脊山自然风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这次改造虽然没有深入景区,但景区内各类小饭店,全部搬迁到新改造的小李庄和商业街区,保持了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原始森林风貌,还风景区环保自然生态。改造后龙吟湖的水更清,大方寺、扁泉、观龙台、仙人洞、张果老升仙处等景点在绿树的隐掩下景致更加迷人。青砖黛瓦的汉式建筑商业街,整齐优美,大气恢宏,彰显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化家湖为新石器时期遗址。湖三面青山环绕,湖面碧波荡漾,岸边曲径通幽,为生态旅游胜地。
位于烈山镇蒋疃村小李庄原来是个贫困村庄,村民吃水出行都非常困难。在区镇村共同努力下,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对小李庄进行改造。作为龙脊山自然风景区入口的小李庄,此次改造,围绕一山一湖一溪一湾一街一庄“六个一”工程,真正将自然之美融入设计,平坦开阔的路面,在秋阳下绽放的鲜花,摇曳生姿的彩叶树,整齐划一的徽派建筑,让人感受不一样的山村景致。更令作家们耳目一新,心生感慨的这里曾经是一个贫困村庄。
作家们走进小李庄,入农户唠家常、听呼声、观变化。不仅看生态乡村建设的发展变化,聆听脱贫攻坚的精美故事,更是寻找文旅融合发展的文脉络印。协会书画爱好者与当地书画爱好者进行了跨界交流。
作家们充分感受到了小李庄在乡村环境整治、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巨大变迁,纷纷为当地干部的踏实作风所折服、为小李庄容貌的变化所感叹、为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果而称赞,一路笑语,一路欢歌,作家们感触颇多、收获亦丰,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户解决困难,送去了慰问金。
此次“金秋行•感悟烈山新农村建设”采风活动,增长了作家的见识阅历、丰富了作家的创作素材。作家们纷纷表示,将把真情的感动赋予激情的文字,用笔头展示文艺之美、用镜头照亮生活之美,认真深挖细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部分活动剪影
(文/ 郜芬 赵素萍 图/李新华 邵艳丽等)
工商导报、安徽经济新闻网
敬请关注!
欢迎投稿!
欢迎转载转发!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编辑:祝海洋 范为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