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比较法文本细读2

比较法文本细读2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2-01-27 21:15 被阅读0次

还原法是针对单篇的文学作品而言。是在没有相应的文本进行对比的情 况下,进行还原分析,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局限于孤立的分析解读 文本的分析方法,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够寻求到文本的灵魂。

找到进入文本的钥匙,仅仅依赖还原法是不行的,要进入文本的更深处,静 态的分析时不够的,动态的分析必须引入到文本分析中,在动态的过程中,将作 品逐层分析,我们才会探寻到文本的深处,获得解开文本奥秘的豁然开朗,这就 需要引入比较法。

比较法同样是进入到文本深处的有效方法。比较法是指在对文 本进行解读时,避免孤立的分析文本,应该尽量把作品放到可以比较的系列作品 中进行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找到并提出问题。

从教学实践上来说,对文本进行 讲解,不能仅仅是对一篇篇文章进行孤立的分析,而应该把文章放到一起,观察, 解读,比较以便我们更好的找到作品内部、作品之间的矛盾切入点。

单独对作品 进行分析,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容易导致文本作品的“走马观花”式解 读,只是对文本的浅层次分析,没有进入到文本深层。

比如,在诗歌解读中,就 有题材、风格、语言、意象和意境、表达技巧、流派等方面的比较。

我们要了解 诗歌的历史发展,单单对一个流派进行还原分析是不够的,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历 史发展历程,就必须对不同的派别进行比较。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明显不 同,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豪放,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呼喊。

把不同派别的诗歌放在一 起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出诗人个人的独特风格,还能清晰明了的看到别的流 派的特色。

可见,比较法在文本细读中不可或缺。通过比较分析文本,可以更好的切入到文本中心,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相关文章

  • 比较法文本细读2

    还原法是针对单篇的文学作品而言。是在没有相应的文本进行对比的情 况下,进行还原分析,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是一种...

  • 比较法文本细读4

    学生对文本细读这一分析方法的认识不够清晰。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 示,有48.09%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文本细读,比例接近...

  • 比较法与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新批评开创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在19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 成为英美诗歌鉴赏的主要模式,新批评提出的文本...

  • 比较法文本细读3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的语文教材有所改变,把教材分为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在教学的目标、...

  • 比较法文本细读5

    标题比较细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王先霈先生 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曾说过:“细读不只是读,...

  • 文本细读2

    在新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新批评理论下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它的归结点应锁定在教学上,还应具有一定的课程意...

  • 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第一部分阐述的最主要的观点。细细思量一下,...

  • 细读文本

    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诗经》到后来...

  • 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一直被认为是从国外引进从而运用在教学中,其实不然,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文本细读,只是具体的表述不同而已。...

  • 文本细读

    今天和学生一起听培优课。上午讲的诗歌鉴赏,没多大意思,都是老生常谈。下午讲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感觉还是有些收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较法文本细读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aa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