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边界,这是今天看到一个词,可以用来说明我们的写作,边界可以更开放一些,不需要人为地设置许多限制;也可以用来说明我们昨天晚上(3月29日,北京时间)的云上诗会。这次诗会共有 11 位朋友诵读,有我们的工坊成员,也有喜欢诗歌的其他朋友,还有更多的现场听众朋友们热情参与讨论。
相比于一个有现实空间的传统诗会,这次诗会的空间可谓广大,参与者分布在世界各地,取消了地域的边界,通过虚拟的网络把大家连接在一起,这也是这次“云上诗会”名称的由来。鲸鱼创意写作工坊,今后还将举办更多与诗歌有关的活动,喜欢的朋友欢迎持续关注!
今天推送的内容为本次诗会诵读的作品,和参与者现场讨论的精彩节选。排序按各位读诗人出场的先后顺序。
1,| 给我爱的人
作者 & 诵读:观沧海
春天的
诗行,写在
春风中,写在
大地上
你看,满树的
黄花风铃,满树
盛开的木棉花
绿茵茵的
草地和草地上
春风走过的
脚印,它们都在
用诗的语言
吟诵着
对时光的感悟
我不是诗人
我只想着
怎么用自己的
心里话
给我爱的人
讲一个
春天的故事
作者:观沧海,60年代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喜欢读书,读经典和无用的书,喜欢音乐,古典乐和流行音乐,喜欢旅游,摄影,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相信匆匆的脚步、跳动的音符和一行行文字能驱散忧郁和孤寂,相信道路坎坷仍能见到世间的温善和美好。
现场讨论:
@喜丽Celie:观沧海先生,我觉得你这首诗很有春天的气息,即使隔着屏幕,隔着网络都感悟到了,而且很温馨,是写给爱人之间的?我觉得写的很真实,很好。
@啊瓜:听老师读诗,我可以感受到很有力量的生命感。
@June:我一直很喜欢观沧海老师写的田园,还有大自然风景相关的一些诗作,让人心情很愉悦。能够感受到和都市这种喧嚣生活不一样的宁静。还有自在的感觉。
@西楠:@观滄海 老师也是资深文艺家了,但很谦虚,说自己是大龄初学者,我很惭愧。
2,| 我在未来等你
作者:刘同
诵读:啊瓜(现场采取了一半吟唱、一半诵读的方式)
课堂上 老师说写信
写给 未来的自己
握着笔 想了千言万语
最后只剩 心虚
写不出 骄傲的字句
写不出 满怀的期许
写满了 很多疑惑和问题
写满少年的身影
坐下吧 一起写封信
写给 未来的自己
望穿了 多少春来冬去
跋涉光年的距离
我写了 很多的问题
像一首 自己的主题曲
未来你 会做着什么事情
听着怎样的歌曲
小心翼翼 学会长大
头破血流了吗
奋不顾身了吗
做了喜欢的事吗
能不能找到他
陌生世界虽然很大
一个人也会好吧
习惯寂寞了吗
孤单身影 不再害怕
呐喊就有回答
我问 未来的自己
写了很多的问题
我知道了我的目的地
未来你会在哪里
我会用尽全力狂奔到那里
我会 在未来等你
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
作者:刘同,湖南人,青年作家,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场讨论:
@啊瓜:这首是我在听音乐,刚好切进来的歌,我安静回放了两次,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而是感到一份舒坦,像一封写给我的信,所以想分享。刘同,我也没有多大印象,我知道一些励志书,有他的名字。
@喜丽Celia:@啊瓜 本来就是歌词还是你自己改编的?很棒!好诗!道出了现在年轻人的彷徨疑惑,但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深戈:很好听,真诚的声音。
@啊瓜:嘻嘻,这是歌词。我也被歌词触动了~~
@鲁鱼:诗与歌的结合,很好的创意,有人可能要哭了。
@西楠:我没太想好怎么说……我想对啊瓜说,要永远记住今天的自己,然后像你刚才自己说的一样,在未来,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你会变,甚至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但希望你能够永远记住今天的自己。
3,| 冷空气
作者 & 诵读:芃芃
广州的冷空气
总是令人
心生欢喜
春回大地
暖湿气流碰撞
带来了春雨
淅淅沥沥,嘀哩嘀哩
一阵阵,一排排
如同仪仗队的演奏
礼迎嘉宾
你飞闪而致
扭动曼妙的腰身
吹着欢快的口哨
携来北方融雪的气息
清凉、舒适
你能多停留一下吗
我想和你多呆一会
请你别走太快
请带上我
积攒一个春天的思念
给不能相见的人儿
作者:芃芃,喜爱花草,有一颗草木之心,生活在广州,初中生物老师。因为有了花草,生活有了芳香,不同凡响。平时爱阅读爱运动,花草治愈心灵,文学照亮前程!
现场讨论:
@三三:特别美好的夜晚,因为你们!端着一杯水聆听,一直都没顾上喝。
@西楠:@芃芃 的诗总是呈现出浓厚的对生活的热爱,积极的态度,我很喜欢啊,我觉得尤其在生活中,也要向你学习。
@啊瓜:想起高中地理,我最喜欢的课就是听老师讲一朵朵的云️,各类型的云有着不一样的温度,会遇到的不一样的雨季,可能还去到不同地方,也可能就此消散。
@西楠:不知道 @芃芃 面对困境的时候,是不是也总是这样乐观积极?我很好奇呢。
4,| 1303,选第14节 · 时光
作者 & 诵读:西楠
2018年夏天,我曾在中国北方某城暂居过一段时间,当时所住的公寓房号是,1303。
冬天的金黄色阳光穿过窗户
越过床面
在左侧墙壁形成
边长30厘米的三角形形状
鲜亮的三角形旁摆放着
两双棉拖鞋
一双浅灰另一双粉红
敞开的公寓门前
扎马尾辫的女子经过
左手端一只看上去很沉的炒菜锅
同时右手向前平举手机
她兴高采烈地在用社交软件
打视频电话
脚步很快地交替向前
穿花睡衣套装的青年男子
牵一只小狗走过
口里嘟囔着什么
后面跟着他声音尖细的女朋友
他们住在隔壁
自从他们搬来经常听见
隔壁发出狗的持续惨叫
一个胖男人
嘴里哼着快乐的曲调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
慢吞吞蹭到他的公寓门口
按下开锁密码
传来开门声又“嘭”地关上
室外下雨的中午我们会在长走廊里散步
长走廊太长了
光线总是很难透过两侧尽头的小窗户
把走廊照亮
什么地方传来“嚓嚓”的声响
那是清洁女工在打扫楼道卫生
我能够辨认那种声音
清洁女工总是戴一只黑色口罩
我们每向前走几步
天花板上就亮起一只黯黄的声控照明灯
又在身后逐一熄灭
灯光下看见刚拖过的地板
拐弯处有一道弧形水痕
这里不是1303
却让我想起1303
那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作者:西楠,作家,译者,诗人,著有多种作品;首部英文诗集(与鲁鱼合著)即将出版。【鲸鱼创意写作工坊】主讲人之一。
现场讨论:
@喜丽Celia:@西楠 Nancy 我当时为了想在课堂用你的诗,特别联系你。你的诗启发了我的学生,其中一个参加诗歌比赛还获了奖。
@芃芃:西楠老师总是鼓励和肯定我们,帮助我们拓宽自己。
@鲁鱼:写作除了抒发之外,还有不断拓宽对自身和世界认知的功能,拓宽自己的诗歌写作的边界,其实也是在拓宽对世界认知的边界。
@深戈:许倬云说,为常民写作,我理解也是这个意思,从日常的事物中生发出诗意。这也是一种自由。
@ply:感觉这首诗好有现场感,就像跟着镜头在走一样。
@西楠:@鲁鱼 @S. 谢谢,我现在也愈发体会到,不同的写作形式会对人格和生活都造成实际的影响,很奇妙。
@June:@西楠 Nancy 谢谢老师的示范让我认识到诗歌的不同形式。
@啊瓜:喜欢您说,真实表达自己,让我打开了很多自我。
5,| 水车
作者:Nancy Hou Lee
诵读:喜丽(代读)
愁煞秋风
她向
水中
高高挺立的
灰黑的大圆盘
走去
其实只是个轮圈
似方向盘
岁月的沧桑
写在
轮毂与轮间的幅板上
它永不停歇
不声不响
缓缓地转动着
和她一样
无任何助力
她看到了它
一半在空中
一半在水中
河水缓缓向前流淌
无意间将它推动
作者:Nancy Hou Lee,曾任某杂志社主编。四十岁后撇家弃业独自赴美国求学,机遇使然,开始经商。九十年代中期回国创业。七十岁退出商海,回到纽约,开始了退休生活。闲暇写作。
现场讨论:
@June:朗诵真的是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
@鲁鱼:感觉诗歌还是要读出来才能更好的体会其中的韵律和节奏,谢谢 @喜丽Celia @NANCY
@西楠:谢谢 @喜丽Celia 的诵读,我觉得 @NANCY 的这首诗表现的不错的,比上次纯用象征的那首,整体呈现的效果更好。@NANCY 目前好像是在尝试把修辞融入口语化的写作。
@鲁鱼:对,口语化的意象,也可以认为是整体意象,既是现实,也是隐喻 @西楠 Nancy

6,| 日子
作者:菲利普·拉金
诵读:June(中英双语诵读)
日子是干什么用的?
日子是我们活着的地方。
它们到临,它们一次又一次地
唤醒我们。
它们是要快乐度过的:
除了日子我们还能活在哪里?
啊,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使得牧师和医生
穿着长长的外袍
在田野上奔跑。
| Days
written by Philip Larkin
read by June
What are days for?
Days are where we live.
They come, they wake us
Time and time over.
They are to be happy in:
Where can we live but days?
Ah, solving that question
Brings the priest and the doctor
In their long coats
Running over the fields.
作者: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乐评家。有作品《少受欺骗者》《降灵节婚礼》《高窗》等。1984年曾被授予英国桂冠诗人称号,但被他谢绝。
现场讨论:
@June:日子是要快乐度过的,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回复到平安的生活。
@西楠:第一位双语读诗,赞一个 @Jane 这首诗我也喜欢,我好像是从这首诗开始认识拉金的,后来读了一些他的诗,目前都还比较喜欢,谢谢推荐这首!
@鲁鱼:拉金是英国现代最好的诗人之一,与艾略特相比更贴近日常生活。
@June:谢谢大家,这段时间收获满满的,下次读诗会尝试用方言哈!
@西楠:当时看到拉金简介“1984年曾被授予英国桂冠诗人称号,但被他谢绝”,立马就有点喜欢他哈哈。
7,| 星星
作者:伊迪特·索德格朗
诵读:小麻雀
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作者:伊迪特·伊蕾内·索德格朗(Edith Irene Södergran),是芬兰著名的瑞典语女诗人,一生只出版了四部诗集,31岁时去世。她在世时没有获得读者和文学界的认可,但现在被认为是北欧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着许多诗人,尤其是瑞典语歌词作者。
现场讨论:
@西楠:@小麻雀 的声音好好听呀!
@芃芃:谢谢@小麻雀 分享,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简短但写得很好!
@喜丽Celia:@小麻雀 你的声音有疗愈作用!很喜欢!
@西楠:这首诗的确是很放松的意境,眼前会浮现画面。很遗憾原作者女诗人英年早逝,但这首诗流传下来,现在被我们诵读,也很奇妙。我很羡慕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正在努力学习中。
@啊瓜:好美!想起有一个奥斯卡动画片是《月神》,也是关于月亮的。如果踩在星星上,会不会烫脚,跳起舞来?
@观沧海:画面太美了,我想去花园踩一踩星星的碎片。
8,| 还给我
作者:严力
诵读:喜丽
还给我
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
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
哪怕已经被你吃掉了
也请把骨头还给我
请还给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
哪怕已经被你录在了磁带上
也请把笛子还给我
请还给我
我与我兄弟姐妹们的关系
哪怕只有半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爱的空间
哪怕已经被你污染了
也请把环保的权利还给我
请还给我整个地球
哪怕已经被你分割成一千个国家
一亿个村庄
也请还给我
作者:严力,北京人,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星星画会”成员。留美,1987年在纽约成立一行诗社,创办“一行”诗刊。现任纽约海外作家笔会会长,法拉盛诗歌节主任委员。
现场讨论:
@西楠:谢谢 @喜丽Celia 推荐诵读。还有关于纽约蓝蓝的事情我们都有所闻,请节哀顺变,天有不测,有时人很渺小无力。
@鲁鱼:严力的诗很多都有政治意味,表现方法也是80年代朦胧诗延续下来的手法。
@西楠:是的,我特别记得他有一首写文革的,里面有一句大概写 1966-1976,现在沦为了 -10:“老李的孙女说,等于负10”,暗指历史已淹没在时间长河中,那种悲凉吧。
@June:有力量感的诗歌!
@啊瓜:我们记录着历史,经历着历史,也正在成为历史。
@西楠:是的,有时候想到,每个普通人也在创造我们自己的历史,我觉得这很棒 @啊瓜
@June:我觉得诗歌的作用就好像一颗糖,能给你甜蜜的时刻,也能像一副苦药,要治好你的一些病。
9,| 笑
作者:林徽因
诵读:顾霞(Koka)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作者:林徽因,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出版有《林徽因诗集》等。
现场讨论:
@喜丽Celia:节奏很美的诗!非常棒的朗诵,很有感染力!
@KOKA:其实今天有些紧张,没有发挥好。我前两天给西楠老师林徽因的两个作品。一个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笑》,我当时也有一种预感,西楠老师也许会选择《笑》,因为我感觉《笑》最能体现林徽因的气质和神韵。
@喜丽Celia:《人间四月天》大家都有点了解,这首好,有新鲜感。
@西楠:@KOKA 你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你写的诗大多情绪丰沛饱满,声音却非常知性大气,性格很丰富!
@三三:接近专业朗诵了,很美!
10,| 花瓶
作者:尹丽川
读诗:深戈
一定有一些马
想回到古代
就像一些人怀念默片
就像一些鲜花
渴望干燥和枯萎
好插进花瓶
就像那个花瓶
白白的圆圆的那么安静
就算落满了灰
那些灰又是多么的温柔动人
作者:尹丽川,生于70年代,祖籍江苏。诗人,导演。出版有诗文集《再舒服一些》、长篇小说《贱人》、随笔集《37度8》等。编剧及导演作品有《公园》《牛郎织女》等。
@喜丽Celia:多谢分享!很有陌生感,让人意料不到的一首诗!
@西楠:尹丽川之前是和何勇结婚过的我好像记得,但好像只有半年就离婚了。摇滚魔岩三杰的窦唯、何勇、张楚,我有一段时期很喜欢,但他们的现状让人唏嘘。
@啊瓜:我突然十分想很想练好自己的普通话哈哈哈(@深戈 的普通话很棒)。
@KOKA:我个人比较喜欢尹丽川的风格。空与颓废中,展现悲哀的美……
@深戈:我之前听那个张楚评价过窦唯,说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他是一种避世的心态,然后再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种心态在当下的生活环境里特别重要,就是每个人都要坚持做事情,才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不管这些事情是什么。
@鲁鱼:嗯,专注于自己做的事。
@深戈:就是这种心态,我觉得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我现在是这么要求自己。就是不管你是一个修鞋匠、还是一个扫大街的,你是一个工作者,就认真的做自己的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尽可能地奔着自己的方向去,这样才能收获到一种非常大的开心。
11,| 一棵从乡村来到城市的菠菜
作者 & 诵读:鲁鱼
一棵菠菜离开位于城郊乡村的菜地
来到城市。这是它第一次来到城里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我看见它的时候
这棵菠菜正和许多菠菜一起。出现在
一个上了年纪小贩的菜筐里。这些菠菜
被捆成一把一把。旁边是同样被捆成
一把一把的小葱。小贩的菜筐。出现
在城市居民区。一条狭窄拥挤的小巷
早晨散步时我经过这里。先看见小贩
和他的菜筐。再看见筐里的菠菜。身上
带着早晨的露珠。和没有洗干净的泥土
同样是今天的早晨。一棵菠菜出现在
意大利一座小城的超市里。不到一天
之前。这些菠菜还在城市之外一处专门
种植蔬菜的农场。它们先是被采摘
然后清洗。装在早就准备好了的一只
一只。透明的保鲜袋里。天亮之前
装进一辆专门运送蔬菜的箱式货车。来
到城里。几个老人。成为这座小型超市
今天第一批客人。很快。他们就在蔬菜
区发现了这些新鲜的菠菜。在这些菠
菜旁边。还有同样新鲜的胡萝卜。花菜
作者:鲁鱼,创意文本作家,诗人,著有多种作品;首部英文诗集(与西楠合著)即将出版。2014年获“地下”诗歌艺术奖。【鲸鱼创意写作工坊】主讲人之一。
@喜丽Celia:描述普通日常,但又有国际共性@鲁鱼 我留意到两小节的每一句都有标点符号,但最后一句没有,是特意设计吗?
@鲁鱼:个人喜好,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喜丽Celia 以前有意识地写过许多创意文本,专门体验许多不同的文字组合和玩法。诗歌文本每一行的行末不使用标点,也是一部分作者的通行做法。
@芃芃:很有陌生感画面感和幽默感!
@西楠:我觉得 @鲁鱼 老师有种特异功能,能把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写的非常有味道,哪怕仅仅细品他的语言,也是阅读越有韵味。
@深戈:我特别喜欢鲁鱼老师写的东西,让我想到了一个叫罗伯·格里耶的人,他好像就是,有一种特异功能。他发明了一种写作的方式,好像是他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是一样的,然后中间会丰富出内容来。
@啊瓜:论一棵菠菜的自我修养!
@深戈:菠菜很好吃。我们这期读诗会就是大自然和蔬菜的主题!
@啊瓜:说到无聊的境界,让我想起上一周写诗歌西楠老师说的一句话:有时,离谱也是好事,出人意料那种。
@鲁鱼:说到无聊,是我特别喜欢的,无聊和有聊之间没有绝对分别,就像许多人觉得日常琐事非常无聊,但日常正是每个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聊也一样,是有待发现的有聊。
@深戈:非常对,我们要有一种能力,就是把一种无聊变成一种境界。那就是非常厉害的,就像张羞,他写的东西也一样,他很多东西其实什么都没说,写了半天,但是我会觉得他写得很好。还有一个乐队叫“五条人”,有一句歌词是说:你看那风有时候向东吹,有时候向西吹,而我的头发就是这样被吹乱的。我就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西楠:我今天特别要向几位同学学习,@芃芃 @小麻雀 的热爱大自然和运动,@鲁鱼 无聊中有待发现的日常和有聊。谢谢大家!
结语:
@鲁鱼: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今后还会有更多类似这样好玩和有意思的活动!晚安!
@西楠:谢谢大家的美好诗作和诵读!早点休息,晚安!
@众朋友:多谢各位的分享,晚安!
鲸鱼创意写作工坊致力于帮助每一位成员,发现属于自己的创造力和写作方式。欢迎随时加入我们,添加微信 Xinan1215 了解后续课程。
文字编辑:鲁鱼、西楠
图片作者:Schnepp Renou
××
本平台作品及采用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版权相关事宜请于后台留言
添加微信 Xinan1215 了解后续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