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9日,约瑟夫·戈培尔为16岁的希特勒青年团士兵维利·许布纳颁发二级铁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防守劳班时立下的功劳。
劳班之战的胜利在实质上对江河日下的第三帝国并没有任何帮助,但是在1945年3月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中,纳粹德国的宣传机器自然要把夺回劳班作为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进行鼓吹。戈培尔于3月9日亲临劳班,对前线将士进行了一番嘉勉,那时他恐怕不会想到,这场战斗就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的最后一场胜仗。
二战临近尾声时,德国的兵源已经捉襟见肘,据英国历史学家伊恩·克肖爵士考证,从1944年7月到1945年4月,德军平均每月有35万人战死、失踪或被俘。因此德军开始接受更多的青少年志愿者,最开始仅仅把他们当作后备队,后来就不得不把这些孩子推上前线。
在这些娃娃兵的面前是愤怒的苏联人,他们从遥远的斯大林格勒踏着2700万同胞的遗体远道而来,满脑子想的都是复仇。苏联大兵才不管对面的敌人是成人还是孩子,只要穿着德国军装的他们都杀,对穿着党卫军制服的下手尤其狠,就这样希特勒青年团伤亡惨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家刘易斯·D·艾根在一篇研究娃娃兵历史的文章中指出:德国曾组建一个党卫军装甲师,兵员全都是16岁到17岁的希特勒青年团士兵。德国人的伦理观不仅鼓励少年从军,而且到战争快结束时,连年满12岁的男孩也被征召服役。这些娃娃兵参加了许多战斗,尤其是在柏林之战中,他们的表现像成年军人一样顽强。
讽刺的是,孤注一掷的垂死挣扎并没有挽回第三帝国的命运,许布纳们曾经誓死保卫的劳班如今是一座波兰城市,德国战败后它就被波兰人吞并,并且改名为卢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