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向阳花散文
那年花堰年正浓

那年花堰年正浓

作者: 王有财有财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08:02 被阅读34次

     

那年花堰年正浓

        嗲嗲(外公)是花堰街上最让人羡慕的“老太爷”,没有之一。八十年代初期,麦乳精作为时髦的保健品,对大中城市可能不陌生,但在我们那个农村小集镇上,绝对是如被皇帝老儿享用般的奢侈品。早晨,嗲嗲在交易所卖肉会后,扭头对我堂哥叫:新阿子,去,把那麦乳精帮我冲一杯子来,起早了,列会子头晕。堂哥就会小心翼翼的从黄色挎包里捧出一个精美的黄色的圆柱形罐子,仔细的舀出一勺子类似现在鸡精状的黄色颗粒到玻璃杯子里,冲进去开水,顿时,果香、奶香交融在空气中,嗲嗲接过来,在村人艳羡的目光中,将橙黄清澈的液体一口口慢慢吸溜,然后摆摆头,立即成了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后来,嗲嗲中风了,所幸恢复得不错,从此专心在家中由婆婆照顾养病。老家在河边,南北通透,就是冷。每天早上,婆婆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堂屋中间有一个泥砌的像倒扣的锅底的火塘,先放上干燥的小木块,引燃后放上搓好的小煤球——是爸爸托关系找厂家买来,堂哥掺上黄泥和水一个个搓成的,别人家花钱都买不到。不像乡邻们,要么烧树根或谷壳,要么烧一点燃熏得人睁不开眼的黑碳。火烧得旺旺的,再去给嗲嗲穿好衣服后扶到火塘边,开启他的幸福一天模式。

寒冷的天气,最是适合摆乌龙了。火塘边渐渐围满了乡邻。孩子们在外面疯玩,间或跑到大人间的缝隙里伸出黑漆漆冷冰冰的爪子烤上一把。我们在火塘上放一个“撑架”,三根铁棍,支撑着一个圆,放上“吹壶”,烧开水。旁边再放一把火钳,把新打的糍粑切成长方形,并排架在火钳上,微黄便翻面。糯米的香味渐渐弥漫在空气中,烤成焦黄的糍粑变软变胖,从中间崩开,冒出一股白气,熟了,拿在手里左右不停的颠——烫!然后从崩开的缝里塞进白糖或豆豉,咬一口吹一口气,无上的美味!

人太多孩子们没地坐烤不着火,我们便跑到灶屋,磨着婆婆给我们用旧搪瓷盆子捂了个谷壳火钵,美其名曰烤火,却一个个从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豌豆、黄豆、花生,有时候还有鸡蛋——都是背着家里偷偷拿来的,浅浅地埋在谷壳里,要坐远点,否则,卟!豌豆肥肥的跳了出来,熟了,坐近了会被炸得一身灰,搞得不好还会伤到脸!吃得满嘴的灰,牙齿都是黑的,却觉得没有比这烤豌豆更好吃的东西了!

年味渐浓,家里零食越来越丰富,熬糖稀,切米子糖、锅巴糖、搓麻花,炸翻饺子、做黄豆酥,大人忙着,把能动手的孩子们全拉过来帮忙。我和妹妹学会了搓麻花、翻翻饺子:婆婆把切好的面剂子丢给过来,我在案板上笨拙的将面剂子搓成长约半米、粗细约小指头的面条,一定要搓得粗细均匀,否则会断掉。然后一手向前一手向后,把面条搓成波浪状,捏住两头,轻轻一荡,便绞成两股,再一挽,便成了麻花。我做的麻花,形状多样,粗细不一,大小不等,不像妹妹做的,一色的秀气整齐。麻花做完再翻翻饺子,简单多了,把面片中间竖切一条口,两头往口里一塞稍微一翻就成了,千万要注意力度,否则就断了,面片越薄翻饺子越酥。那年我和妹妹和面,放了几个鸡蛋进去,炸出的麻花金灿灿的,姨婆刚好过来,拿给她吃,她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麻花。我和妹妹对视一眼低下头偷偷笑——阿米豆腐,罪过罪过!姨婆从十五岁起吃斋,坐月子都没吃过鸡蛋,不觉得好吃才怪!

期待以久的年三十终于来了。大人们天没亮就开始生火准备,孩子们扫地、洗菜,尽量克制不吃得太多,免得吃团圆饭时吃不下。可哪能管住嘴呢:把洗好的萝卜送厨房,香喷喷的炸肉丸子刚出锅了,赶快抓两个塞嘴巴里;经过蜂窝煤炉子旁边,外婆拿筷子夹一块鸡肉让尝咸淡;还没咽下肚子,蒸锅里的豆腐丸子又熟了,必须得试试呀;然后被安排去倒垃圾,屋外支的大锅炖着整只猪头呢!妈拿着大锅铲,爸爸拿了个家里最大的簸箕接着,趁热把它拆开:猪脸子、舌头、拱嘴、顺风,最后剩下几块大骨头,缝里全是瘦肉,糯而不柴,又紧又香,是我们的最爱!啃得满脸是油……还没等团圆饭上桌,我们的肚子已经圆得不能再圆了!

家乡的年越来越远,记忆却越来越浓。婆婆嗲嗲都已作古,留给我们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今天去陪朋友的老父亲吃饭,交谈之下却是嗲嗲的家乡人,八十多岁的老人看到“小老乡”,根本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尴尬,谈故乡,谈事业,谈孩子,谈文革,谈现代,朋友说,爸爸好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从老人苍老慈祥的容颜里,依稀看到婆婆嗲嗲的影子,倍感亲切!

2019.4.8

相关文章

  • 那年花堰年正浓

    嗲嗲(外公)是花堰街上最让人羡慕的“老太爷”,没有之一。八十年代初期,麦乳精作为时髦的保健品,对大中...

  • 那年花堰春意浓

    每到碗豆(蚕豆)苗长出时,我总爱揪下一片叶子,揉碎后放到鼻子底下用力嗅,那清香熟悉的味道,能轻易地把我的回忆带到四...

  • 那年味正浓

    大年越来越近,而我的年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的敏感度下降了。再怎么烘托节日氛围,感觉还是杯白开水——平平淡淡。 过...

  • 那年,记忆正浓。

    窗外,夜正深,我从未想到院子里的天空会如此浑浊。星星在浑浊中勉强绽放着光芒。 2015年,总觉得浑浑噩噩的、朦朦...

  • 那年花开正浓

    又是一年花开季,只闻花开,不见君来…… 怎的一种相思让人如梦如幻又如诉如泣?那年花开正浓,你我相约白首。只因你说“...

  • 那年山花正浓

    那年山花正浓 水泊寂静无声 一个少年流浪至无名桥边 脱下褪色的春光 沿着河堤提起千水碧蓝 农夫挑着太阳行走在金色的...

  • 花正浓

    花开是浪漫的绽放。捱过一个冬日,花儿如期开放,在她的无声世界里惊艳。 三四月份正是赏花的好时节,全国各地的花儿竞相...

  • 儿时的年味|那年花开正浓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儿时的年,是花开的年。 从腊月初八开始,我们的年就开始慢慢地走来。家是要打扫...

  • 那年黄花正浓时

    四月,盛大的花事一场接着一场。这样那样的妖娆,总是让人心驰神往…… 借助蓝天白云赐来的美好一天,兴致勃...

  • 那年红薯,味正浓

    那年红薯,味正浓 秋末冬初,红薯丰收大量上市,或红心或白心的红薯,成了我们每天餐桌上一道必备的美味,父母的忆苦思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花堰年正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py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