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青儿。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和课外书的陈年旧事。
由于出生在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并没有课外书,所以特别羡慕有很多藏书的那些读书人。
记得有一天,无意中在一个亲戚家中看见了一本破旧的作文书,很想借来读一读,可是,亲戚家的孩子也舍不得外借。愣是软磨硬泡的给借了回来,如饥似渴得看了好几遍之后,才依依不舍的还了回去。对这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很少乱花钱,为数不多的压岁钱也是留着上学用。倘若真能富裕下几个零钱,我也舍不得花掉。总对父母亲说,我想攒着用来买课外书。
但是,那时候家里条件实在太差了。
四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上学费用,就全靠父亲母亲在农田地里辛苦劳作。哪有闲钱可以用来买书啊?
记得那时候,我姐姐写作业的铅笔,都是自己用废旧的5号电池的铅芯自己磨出来的。她把费电池砸开,取出里面那根黑色的铅棒棒,在石头上面磨啊磨,等磨出笔尖了,想办法再套一个笔管上去,就可以用来写作业了。
她的草稿本也是用的写完了的旧作业本,翻个面接着写。
想起来那时候的学习条件,真的不是一个差字可以形容的。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父母亲一直满足不了我买书的心愿。
直到后来,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父亲去市里办事,带着我一起去了,让我自己在当地的新华书店选了一整套作文书。我开心极了,为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课外书。后来,母亲说,为这个,父亲筹划了很久呢。也算是一样生日礼物吧。说实话,那是我所收到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了。因为,后来父亲我的父亲生病不在了,那是他留给我的唯一一份生日礼物。
谁能想到20多年后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仅买书不再需要那么朝思暮想,而且读书的渠道也多得难以想象。且不说图书馆和学校都可以借阅,仅仅是网上的读书渠道就多得使我应接不暇。更有有书,刘主编这样的良师益友引导帮助,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太好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爱好读书,喜欢写作的人都可以坚持下去,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