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职场还有潜规则吗?

如果有,为什么我一直没遇到?是我的长得太丑吗?
NO,是换套路了,混职场能“睡”不行,要能说才行。

怎么讲?
很简单,现在是2、3万就敢出来创业的年代,谁敢说自己一定能成功?谁敢说自己一定对?所以,大部分公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生存。
这种大环境下,在公司里混靠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更有说服力。
没有绝对对错,只有相对可行,而相对可行要靠摆事实讲道理,你说的有道理别人就容易相信你,你说的没道理,硬说自己是对的,那叫抬杠,会死的很惨。

那到底怎么说才有说服力呢?
这里讲四点,有用没用看道理,毕竟没有绝对。
凡事有目的
很赤裸,但请谨记。
有人会说,我就是不喜欢那么功利,做什么事都要讲目的。这里表示不理解,如果你也一样,那请往下看。
上班本身就是为了赚钱,难道你上班是为了奉献爱心?
那既然上班是有目的的,上班产生的事也就是有目的。
说个关于加班的事,如果你是项目经理,项目进度比较慢,你想让下面的人加班,你该怎么说?
首先记住,目的不是让别人加班,而是让项目尽快完成。
有两种说话方式,一种:项目进度慢了啊,所有人今天要加班;另外一种,项目进度慢了啊,为了大家周末能好好休息,今天要加下班。
如果你是程序猿更愿意听哪种说法?
第二种。

因为目的是为了加快进度,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第二种别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有利于加快进度。
所以,在职场,说话之前,如果不知道该怎么说,那请用力的想想目的是什么?这就像孩子不吃饭,硬塞。你累,孩子也累,不如换个思路,告诉孩子吃完饭可以出去玩,那他为了玩,就更容易听你的话。
目的在前,方法在后,方法是为目的服务,不是为方法本身服务。
善用数据
嗯?好像在哪听过。
是的,很多地方都讲过,要用数据才能显得更有说服力,这话没毛病。
——我能熟练使用word、Excle等软件。
——我word打字速度平均80字/分钟,熟练使用Excle中的10种函数功能。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是老板你更喜欢哪个?
善用数据不光能让说话有说服力,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结合数据更容易达成沟通目的,换个说法就是:不能为了呈现数据而呈现数据。

听着有点晕,给你说个例子就是明白了。
假如你是人事部的,你们公司雇个人,开了年薪50万,你觉得有点高,你想向老板提议降低一点,首先想想目的,你是真的在意他工资高了吗?
- 切,公司又不是我的。
- 公司虽然不是我的,但是我想让老板觉得我为公司着想,这样老板会觉得我工作认真,以后能提拔我。
- 公司虽然不是我的,但这个人工资太高,后面会影响我招其他人。
嗯,第二、第三种。
那你怎么跟老板说这话呢?很简单,用数据。
- 老板他工资太高了。
- 老板,他的工资有点高,已经是工厂工人的10倍了。
看,有了数据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那假如你觉得给的工资低了呢,那该怎么说?一样,还是给数据。
- 老板他工资太低了。
- 老板,他的工资,也就相当于公司利润的千万分之0.03,并不高。
清晰了目的,再用数据,你的说服力就能大大提升,关键还不抬杠,即便有点抬,那也抬的有理有据。
讲话有逻辑
讲话没逻辑?怎么可能?别这么说,看看下面这种情况你就明白啥叫没逻辑。
比如你向老板汇报工作说:
上架商品减少了10%,每款商品的线上浏览时间增长加了25%。
听着有点懵,老板会想,这是讲一件事还是两件事?换种说法:
随着上架商品减少了10%,我们发现,每款商品被浏览的时间增加了25%。
这就有因果关系了。但你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随着上架商品减少了10%,我们发现,每款商品被浏览的时间增加了25%,这也意味着深度浏览的用户在上升。
所以,如果你想说服老板向西走,而不是向东,那首先要罗列数据,然后再找到逻辑关系,最后得出向西要比向东好的结论。
要有解决方案
明确说服的目,才能避免陷入正确性的执念中。所以,目的明确后,再配上数据,然后再加上逻辑,就有了说服力,但这个说服力还缺一点,就是解决方案。

有人说了一大堆东西,数据、逻辑清晰合理,但最后却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里的原因要么是没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要么就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说服的完整过程就是,我用数据和逻辑分析让你信服,然后再给你一套解决办法,这就像说,有一种病很难治,但有一种药已经治好了100个人的这种病,你想要吗?我这正好有。
你信了他的数据,就会选他的方案,哪怕是备选,那也是选。
总结
重复下那句话,职场不要谈正确性,因为这里没有对错,只有能说不能说。但能说不是胡说,而是要靠说服力,怎么才有说服力?
总的来讲,说话前清晰目的,围绕目的能罗列数据,再根据数据找到逻辑关系,最后给出解决方案。这样一段话下来,认真听的人就会被说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