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的房产文,反响很热烈,还有很多群友私聊菲菲问各种问题呢。看来大家都有一颗投资的心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多多提出,菲菲会在之后的文章慢慢解答。
今日菲菲先不讲房产,来讲讲孩子教育。
菲菲常常听到家长们的抱怨:孩子就是喜欢玩不喜欢学习好头痛。其实菲菲认为,养育孩子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特别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的时候,有矛盾有冲突再正常不过了;怎么样可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呢?菲菲认为要用双赢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正面管教的理念再次登场),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赢(照顾的大家需求)的方法;而不是听孩子的(家长需求没有解决)或者听家长的(孩子需求没有解决)。
说回刚刚家长们的抱怨(玩不学习),首先我们应该分析一下双方的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孩子的需求是玩,而大人的需求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到东西。其次父母们就要开始想一想怎样可以兼顾双方的需求呢?
菲菲自己的经验就是对于大龄孩子(7岁以上),家长们就可以直接和孩子们讨论:爸爸妈妈的需求是学习,你们的需求是玩,爸爸妈妈也特别理解你们想玩,因此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都开心?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头脑风暴,并且根据上次文章所说的3r1h (如何解决家庭矛盾)来挑选方案;当然有时候可能不需要那么复杂,如果说一方说了一个方案,另一方非常赞成那就可以立马执行。
而对于幼龄儿童,上面的方法可能就不太好执行,毕竟孩子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多费心思和孩子们一起找到好办法了!菲菲在和弟弟一起玩Lego Duplo的时候想出来以下好玩法,给大家参考参考。
话说上上周half term的时候,弟弟任务看板上的任务是学习phoincs或者数学;可是之前弟弟已经吃了3个青蛙(读孟子,弹小提琴和学习思展500字);弟弟已经不想学习,希望玩一下了;虽然说已经休息了半小时,菲菲也感觉到弟弟是学习累了;因此菲菲就想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弟弟玩中学呢?这时候看见了哥哥之前搭得Duplo桌游和不知道孩子们从哪里翻出来的Duplo 字母模型卡片,菲菲突然灵机一动,决定设计个游戏让弟弟既可以玩(满足他的需求)也能够学(满足菲菲的需求)。
首先,和弟弟说:“妈妈知道弟弟累了,那我们来一起玩Duplo游戏吧。”然后拿出字母模型片(大约26个)并且在背面写上1-12的编号(有26个可以重复排2次多一个)

然后,拿出两个骰子,和弟弟说:“现在我们的游戏就是,扔骰子,然后根据骰子的点数找编号,并且搭建相应的字母;搭建完了要教妈妈这个字母的读音哦。”弟弟听了特别高兴,立刻开始投骰子,投到了两个六。这时候需要孩子能认出是两个6,然后还要把两个6相加;然后再去找12这个数字(数学技能get!)

根据图纸拼好后,弟弟特别兴奋得教菲菲I 是读/i/,并且把读音有关的词也告诉菲菲了。菲菲也装模作样的当学生跟读起来。(phonics 技能get!)

弟弟觉得当老师的感觉太好了,立刻又开始去玩下一轮。

慢慢的弟弟把大部分的字母都搭建出来,排成一排后,自己发现按照图纸搭建的字母有大有小(比较大小技能get!)就开始编造他的字母王国的故事(哪个是baby哪个是妈妈,他们怎么样之类之类的。。。。。)菲菲觉得编故事也是一个锻炼语言能力的好方法,就没有再要求弟弟继续之前的游戏。此时弟弟学习数学和phonics的时间已经玩了,菲菲也可以心满意足地去做午饭,弟弟就继续enjoy他的Duplo字母王国。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
1)父母们如果可以改变思维,找到能够满足双方需求的方法,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可以完善解决。(弟弟达到了玩的需求,妈妈也达到了让孩子学习需求)
2)想让孩子们有内在动力执行任务,必需让孩子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且参与到活动中(让弟弟当老师教妈妈,比妈妈作为监督者来纠正检查孩子的phonics情况更有内在动力)
3)孩子们可能在玩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玩法或者新idea。这些有可能和之前父母的预想背道而驰;这父母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并且看看可否相互调整来达到双方需求(比如说弟弟一开始玩搭建duplo最后变成了编故事;菲菲也试过很多次玩游戏做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行为和预期不太一致,这个时候需要互相调整,需要利用双赢思维)
看完菲菲的文章,大家有么有get到怎样可以同时满足双方需求的一下idea呢?希望父母们都可以脑洞大开,让孩子们玩中学!
想要了解更多正面管教以及家庭教育信息?欢迎浏览旧文
网友评论